嬴政接到成嬌被半路劫杀的消息后倒觉得心里一阵难受。他明明背叛了自己,他是死有余辜。可为何自己那么心痛呢?
原本应该很快批改完毕的折子却是放了很久。盖聂看得出嬴政心情不好。他也只能默不作声,默默守在嬴政身后。
“王……王上,华阳太后正怒气冲冲的赶来。”一小官通报道。
嬴政很清楚,她是为成嬌之死来兴师问罪的。
“看来祖母已经知道成嬌已死。”嬴政说道。
“长安君是华阳太后宠爱之孙。如今听闻消息,必然愤怒。但王上也不必忧心。”盖聂宽慰道。
“嗯。”
说是不担心,但嬴政想起他年少时回到秦国,华阳太后那时处处看他不顺眼,没少的罚他训斥他。那时父亲虽是君王但对华阳也是毕恭毕敬。嬴政其实不喜欢这个祖母,同时他也觉得父亲真是窝囊。他想等自己继位后 一定不会像父亲这般。
但没想到 他13岁继位 大权全握于别人之手。而且华阳的权势也大,他还不能完全不顾这个祖母。
嬴政正想着,华阳已经到了。嬴政起座,是去行礼。盖聂在后跟着一起行礼。
“为何杀死成嬌!”华阳怒问。
“寡人并没有杀他。但刀剑无眼,请祖母节哀。
“好一句刀剑无眼!他可是你弟弟!”
“定是你不能容他,才派人杀了他!”
说到此处,华阳捶胸顿足,顿时就哭了出来。
“我可怜的孙儿啊!”
嬴政看到这一幕,心里难受极了。难道自己就不是她的孙儿么?成嬌被劫杀,嬴政本就难受。现在看到祖母如此,他心里一阵揪心。
罢了,成嬌,是她的孙儿,但是嬴政,注定是君,是王。君王者,往往要做到无情。并不是真的无情,而是心有坚守,不为情所动。
嬴政开口了。
“祖母,孙儿体谅您痛失成嬌的心情。但!寡人身为大秦君王,段然不许有人背叛秦国!”
“所以你就杀了他?你怎么答应我的!你怎么答应的!你说你只是活捉!不会杀他!”
“寡人不想杀他,寡人也没有派人去杀他。”
“那是我冤枉你了?”华阳说道:“自打你从赵国回来后,我就知道你不是省油的灯。”
“如今更是无理取闹,跋扈蛮横!”
“如此德行,怎配为王!”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盖聂不能不管。
“请华阳太后不要动怒。您的一念决断,将危及整个秦国。”
盖聂开口了。
“秦国虽然强大,但六国仍虎视眈眈。他们之所以拿秦国没有办法,一赖秦国军事无坚不摧,二赖秦国内部从未内乱。华阳太后若开此口,就是将秦国推入万丈深渊。”
“秦国家事,何须你一个外人多嘴?”华阳没好气的对盖聂说道。
“国之家事,便是天下之事!”嬴政说道。
“除寡人之外,我看谁敢自称秦国之王!”
说完,嬴政直视着华阳。十分坚毅。
“你!竟如此无礼!”
嬴政没再说话。
盖聂躬身施礼。又道:“华阳太后冷静。即便您不为王上考虑,也请为秦国考虑。况且您是秦庄襄王之母,当今王上之祖母。若真另立他人,如同把权势交于他人。”
华阳缓了一会,是冷静了很多。
“成嬌之事,我不会再提,但是秦国的未来,你真的有把握么?”
“祖母放心,寡人定会向天下给出答案!”
华阳不久后离开了这里,没了来时的来势汹汹。倒像是一个泄气的皮球。
“你觉得成嬌之死是否另有蹊跷?”嬴政问道。
“在下以为,长安君谋反应是听了谗言。他谋反失败,必会被幕后之人斩草除根。”
“幕后之人若不找出,秦国危矣。”嬴政道。
……
不久后,秦国臣子查出成嬌死于八玲珑之手。但八玲珑的幕后是谁,还是不清楚。
与此同时,嬴政不知从哪里偶得一书,是日夜翻阅。他甚是喜欢此书,常将此书抱于枕边休息。
“真不知道写此书者是何高人。”
“若寡人能与之见上一面,死而无憾啊。”
嬴政只以为写此书者乃是作古之人,因此哀叹不已。却见李斯瞅了一眼书中内容,道:“王上,此人还在世间。”
嬴政一听,大为惊喜。
“哦?此人是谁?现在何处?”
“此人是臣下的师兄,名叫韩非,乃是韩国的九公子。”
嬴政知道后,十分开心。当即就准备去韩国会见韩非,纵是大臣们劝谏他一国君主不可轻易离开王宫,但是他都不听。就这样,嬴政带着盖聂、李斯以及秦兵去了韩国。
但是盖聂清楚,嬴政不仅是因为想迫切见到韩非,还因为他想去追寻一个答案。
而在嬴政出城的那一刻,吕不韦勾起了一丝诡谲的微笑。这对于他而言是最后的机会,他虽然最近收敛了很多,但他心里还是害怕,害怕嬴政最后会对付他。因此他要瞅准机会,除掉嬴政
“八玲珑这次的目标恐怕会比长安君更加尊贵。”
“寡人不惧。”
“你呢?”嬴政问道。
“在下一定会保护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