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住在山上,东西各有一条比较大的山坑水,流经生产队,然后会流到山脚下的小河里。小河是新安江的上游支河。
西面的山坑更大些,连着好多个大的水潭。日常村民都在这条水潭里吃水,洗衣,洗菜,潭水非常干净,喝起来有甜味。(可能后来的农夫山泉有点甜,就缘于这)有几个水潭能有十来立方的空间,夏天是孩子们游泳的好去处。但水很凉,不管多热的天气,下水立马,毛孔会竖起来。
水潭里,有许多石斑鱼,大大小小各自游着,最大的鱼王能有二十公分长吧,非常肥实。用竹杆拴上鱼线,鱼勾钓鱼,是孩童夏季的最大乐趣。石斑鱼挺好钓的,就翻找水潭石头下的水虫,当鱼饵挺省事。
半天钓上七八条,挺好的一碗菜。红烧最好了,家里可没有什么调料,在油锅里煎黄,加一勺农家的土酱,另滴一点散装白酒,然后就焖烧,六分钟起锅,葱花,有时候能找到,洒上。鱼香,酱香喷面而来,鱼肉嫩滑,绝对味美。
沈晗在这群同伴里,钓鱼技术很弱,从没在一天里超过五尾鱼,也就够不上一碗菜,他会把钓上来的鱼养在厨房水缸里,等两三天钓够一碗菜了再一起烧。但水缸的死水,有可能第二天就会把鱼养死了。死鱼就洒上盐晒成鱼干,留到过年再吃。沈晗在一个午后,独自一个人却钓起了,那尾鱼王。这好几个水潭里,最大的那条鱼。鱼尾和背鳍都是红色的,同伴们平时总是来潭边看鱼王,总想哪天能自己钓起它,它足有六七两重,加点豆腐足可以成为一道美味。今天十岁的沈晗足够运气,钓起了鱼王。当手抓住鱼身的时候,小心脏在狂跳,不敢相信,狂奔把鱼抓回了自家水缸里。第一个念头是去告诉袁旭,可以炫耀一翻。
一路小跑,来到袁旭家门口,门是关着的。也许不在家,想喊,在开口发音的灿那,沈晗闭上嘴,一手捂着嘴跑回了自家的水缸边,看着鱼王。
他担心了,担心袁旭讨要走他的鱼王,那怎么办,袁旭是伙伴群头,平是总是有点强势的,以前也有过例子!沈晗像做贼似的躲在家里,守着鱼王。傍晚,袁旭来找他玩,他躲了起来,没敢见群头。第二天,又一直躲在家里守着鱼王。期间还给水缸换了水,生怕鱼王死了。
第三天,很早就去打开水缸盖,看鱼王,鱼王浮在水面了,已经死了,从水缸抓出来后,满手的鱼鳞粘在手上。找来菜刀,剖了鱼肚,清洗干净。洒了盐,但不敢晒在自家门口,怕被人发现,最后决定晾到楼上窗户上,但是照不到阳光,本想没问题。处理完一切,沈晗去找袁旭他们玩耍,有人提议去潭里看鱼王,沈晗没有任何言语。伙伴们在潭里找了好久,也没找到。都认为鱼王在石缝里没出来。一连几天,伙伴们都在找那条鱼王,可一直也没找到。渐渐伙伴们忘了这事,沈晗的鱼王,却在第三天让一只猫给吃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