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听史诉说——吴溪桐著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00后适看  没意思     

春秋15

听史诉说——吴溪桐著

    周釐王元年春正月,齐桓公又一次向咨询如何才能称霸诸侯。可见齐桓公真的是大志在胸。

  管仲也不推辞,告诉他:你需要联合诸侯,敬重君主,除去叛逆,才能成功。这个呢,就是大家看到的尊王攘夷。尊王攘夷其实说白了就是利用天子的声势来实现成功。

  计划提出来,就一定要付诸实施。

  于是,齐桓公决定大盟诸侯。使军士先筑坛三层,高起三丈,左悬钟,右设鼓,先陈天子虚位于上,旁设反坫,玉帛器具,加倍整齐。又预备馆舍数处,都要高大合式。

  会盟地点:北杏

  参会人物:,齐小白、宋御说、陈杵臼、蔡献舞、邾克

  表面目的:尊重天子

  实际目的:实现齐国称霸

  可是,出问题了。

  诸侯献酬甫毕,管仲走上台阶曰:“鲁、卫、郑、曹,故意不听命令,不来赴会,不可不讨。”

齐桓公举手朝着四个君主说:“我们兵车不足,大家一起吧!”陈、蔡、邾三君齐声回答:“这当然,一定一定。”

这是有钱可赚的,谁不干?

只有宋桓公沉默良久。

  什么意思?我不干。

  宋君回去之后呢和他的臣子是这样说的。

  齐侯他太嚣张了,不分主次,还想让我们跟着他们转。将来我们也要跟着他后面转来转去了!

  但是他不够聪明,他的臣子一眼就看出来这里面的玄机。

  ”叔皮曰:“诸侯同意的不同意的各占一半左右,齐国还没有形成完整联盟。等他打完鲁国郑国,霸业就奠定了。他们称霸对我们没有好处。参加的这几个国家,我们是最大的,我们不从兵,三国也将解体。况吾今日之来,只是想得到王命,以确定位次名分耳。已经到会了,还等啥呢?不如我们早点回家喝茶。

  就这样,宋国走了!

  当然,齐国很不高兴,你好好的在这儿不行,跑什么?

  齐桓公想揍他!

  管仲不同意:先把鲁国干掉!

  为什么?远交近攻。

  鲁国近宋国远,最佳选择就是把鲁国先打服了!

  那么怎么打?以前是平局诶!

  管仲现在出主意了!

  有一个叫做遂的小国家,是鲁国的附庸,国家又小又弱,只有四个姓氏。如果用重兵压境,可以把他分分钟解决掉。遂被打了,鲁一定害怕。然后派一个使者去,叱责他们不参加大会。再派人和鲁夫人通个信,鲁夫人想她儿子和外面关系好一点,一定会极力怂恿。鲁侯又要听母亲的,又怕被揍的话,一定会请求结盟。等他哭着喊着要加入,我们放他进会。然后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打宋国,用王的权威来吓唬他,不就成功了吗。

  就是吓他一下,让他自己来。

  当然,鲁国也有愣头青要打的。

  但是,施伯马上就站出来了。这个人有自知之明。

  管仲什么人你们知道不?天下奇才。现在掌握齐国政治,军队都有规矩,首先你就打不过;他们有礼在先,打着尊重王室的口号,是师出有名的,我们不讲道理,其次我们打不得;齐国帮助我们除掉了很多困难,人家对我们有恩德,最后我们不能打,打了就是没道德,我们可是礼仪之邦。反正齐国也不会拿我们怎么样,我们就卖他个人情,参加个会议,也没什么事。

  你打又打不过,还没有理由。只能吃他个哑巴亏。

  谁来跟随国君出使也是一个问题!

  曹沫(上次输了的那个人)果断跟随,其实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可以说,他完成得非常出色。

  齐君也准备吓一吓鲁君。排场很大。

  齐侯把雄兵列在坛下,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旗帜傲然挺立,随风飘扬,各自分队,各有将官统领,仲孙湫掌管他们。

列了七层台阶,每层都有壮士,拿着黄旗把守。坛上立了大黄旗一面,绣了“方伯”二字。旁边放了大鼓,王子成父掌管。

坛中间放了香案,排列着朱盘玉盂盛牲歃盟等器具,隰朋掌管。两旁反坫,放了金尊玉斝,寺人貂掌管。坛西立了石柱二根,系着乌牛白马,屠人准备宰杀,司庖易牙掌管。

东郭牙为傧,立于阶下迎宾。管仲为相。那个气势真的了不得。

齐侯传话了:“鲁君若到,只准一君一臣登坛,余人悉挡在坛下。”

  曹沫才不管,上来就反恐吓齐桓公。

  手提利剑,紧随着鲁庄公。

  就在他要上去时,东郭牙进曰:“今日两君好好聚会,互相喝个酒什么的,用这玩意干什么?把剑拿掉!”曹沫睁着眼睛看他之,两眦尽裂。东郭牙倒退几步。庄公君臣一个个走了上去。两君相见,互相说了点客套话。三通鼓罢,对香案行礼。隰朋将玉盂盛血,跪着请求歃血。

就在这时,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拉住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管仲发现不对,这是来找事的,赶紧护着齐桓公。

  管仲:问他:“你干啥子?”

  曹沫说:“鲁天天要打仗,国家撑不下去了。你说什么要帮助弱小的国家,我们怎么办?拿点措施。”

  管仲说:“那你想干什么?”

  曹沫说:“齐恃强欺弱,抢了我们的土地,今日把这些还给我们,我们就同意歃血为盟!”

  管仲回头对齐桓公说:“老大,同意吧。”

  桓公说:“行了行了,把手拿开,我同意!”

  曹沫还是不依不饶!

  曹沫说:“管仲主管齐国政治,我要和仲歃。”桓公说:“何必仲父!就我和你立誓。”

就向天指着太阳说:“老天看着哈,我不归还土地,我就天打雷劈什么的。”曹沫这才歃血为盟,再拜称谢。自然很高兴了。

  手下不高兴,齐桓公也不高兴,但是一代霸主气度不凡!

  桓公说:“我已经同意了他们!小百姓还不食言呢,更何况我这个君主呢?”

这件事影响很大。

  不信的话,看下面!

  诸侯听说了这件事之后,都佩服桓公讲信义。于是卫曹二国,都派人谢罪请盟。桓公约定伐宋之后,相订为会。

又再遣使到周,告诉天子宋公不遵王命,不来赴会,请王师下临,一起去问罪。周釐王使大夫单蔑,带着军队会同齐国伐宋。

陈曹二国带着兵马跟随他们,愿为前部。桓公让管仲先率一军,前会陈曹,自己带着隰朋、王子成父、东郭牙等,统领大军继进,于商丘取齐。

  路上,齐桓公遇到了宁戚,这个人也很有才,只是不想出来,或者说,想试试齐桓公。

  齐桓公刚开始还想杀他,但是,幸亏有个臣子在旁边劝着。再加上,宁戚拿出来一个东西!

  管仲的推荐信!

  桓公说:“你竟然有管仲的书信,为什么不直接拿给我啊?”

宁戚说:“我听说‘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君臣是相互选择的)’你如果恶直好谀,用怒色待我,我就算是死,也不拿出相国的书信。”

  这就是良禽择木而栖!

  话说齐国兵临城下。

  此时陈宣公杵臼,曹庄公射姑到了。随后周单子兵也到了。他们很快开始商议攻宋的方法。宁戚提建议了:“你接受天子的命令,纠合诸侯,用武力来征服他们的话,不如用德胜。听我的吧,暂时不必进兵。臣虽然不才,也动动三寸之舌,前去说宋公,让他按照我们说的办。”

  宁戚出场。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春秋14 听史诉说——吴溪桐著最新章节 下一章 春秋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