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潇,你二哥哭过么?
哭过。
何时?
……他哭的那一天,世人都很高兴。
……
一一序言
十六年前,夷陵老祖魏无羡坠崖身死,尸骨无存。
仙门百家皆赞云梦江氏大义灭亲,人们举杯欢庆,庆祝那所谓的“祸害”终于死了,可谁都没有注意到,江澄眉头紧锁,眼眸中有怨恨却夹杂着不舍,而更没有人注意到,在仙门百家都举杯欢庆时,唯有一家皆是悲凉。
那就是姑苏蓝氏。
蓝启仁忘机,清璇,我问你们,蓝氏家规第五十二条是什么!
蓝湛.蓝忘机不可结交奸邪。
蓝潇(蓝清璇)不可结交奸邪。
蓝启仁你们还知道啊!
蓝潇(蓝清璇)可是叔父…他不是!
蓝启仁不是什么?!
蓝湛.蓝忘机敢问叔父,孰正孰邪,孰黑孰白?
蓝启仁你还敢顶嘴!看看你们两个,为了那个奸邪之人,伤了多少蓝氏族人?给我打!
蓝湛被打了三十三道戒鞭,而念在蓝潇是女孩,只打了十三道。戒鞭打在身上刻骨铭心的疼,但兄妹俩硬是一声都没吭。
打完了,就把他们两个带到寒潭洞养伤三年,其实说是养伤,实为软禁思过三年。
蓝湛.蓝忘机阿潇,疼么?
蓝潇(蓝清璇)二哥比我打的还多都没说疼呢,我怎么能嫌疼。
蓝潇忽然自嘲的一笑。
蓝潇(蓝清璇)只是再疼,谁又有他疼呢……
蓝湛.蓝忘机……
蓝湛沉默了半响。
他自知道她说的是谁。
……
那日蓝湛被打的很重,蓝潇亦是,虽打的少了二十道,但她一届女子,本抗两三下就该受不住的,但是她却全程和她哥一样没有吭一声。她伤比蓝湛先好些,就拼命似的说要去上崖底找,但那时蓝启仁不让,说是要思过满三年。
这三年间,蓝潇几乎没有让那支名为“浮生”的笛子离开她的视线,但她却不敢碰,也不敢吹。那是一段不可追的过往,碰一碰便痛彻心扉。
那笛子是魏无羡亲手雕出来的,因看她见陈情分外喜欢,且她也不太喜欢蓝氏祖传的弹琴,于是他就又做了一支和陈情长的很像的笛子,取名为“浮生”赠与了她。
记得那时他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也许那时的他便已察觉到世态苍凉了吧,不知他坠崖那时是何等的心如死灰啊?
三年一满,蓝湛和蓝潇顾不得身上的伤还隐隐作痛,就一起跑去当日魏无羡坠崖的崖底,别说尸骨,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
自此之后,蓝三小姐由刚开始的活泼开朗变得清淡娴雅,不再多与旁人多交谈,也不再有当处的笑容了。只是偶而会去彩衣镇买两壶天子笑,蓝湛喝不了,但她还是能喝点的。
酒很香,很醇,也很辣,大概也明白那个人为什么会喜欢。
三年后的唯一一次笑容便是见到已经八岁的蓝愿时。
蓝愿原名温苑,刚开始被魏无羡养在乱葬岗,在血洗不夜天事件之后,魏无羡死了,小阿苑的家人们都被砍了头甚至挫骨扬灰,只剩他一个人在伏魔殿里躲起来还发了高烧,幸而被蓝湛发现带回了蓝家,但是小阿苑却失了忆。
后来,他们给小阿苑取名字。
蓝湛.蓝忘机愿同音苑,就叫蓝愿吧。
蓝潇(蓝清璇)字的话,叫思追如何?
蓝湛.蓝忘机好。
“思追”的意思两人也心知肚明。
思及故人不可追……
但其实还有一点。
当年魏无羡给未出生的金凌取字叫如兰,意为君子如兰,然而有一句话叫:“君子如兰,思之可追。”可见两人起名也是用心良苦。
从寒潭洞出来后,蓝忘机日日用琴问灵,蓝潇则在旁边用浮生引灵,日日如此,从不间断,希望能招到魏无羡的魂魄,然而这一招,就是十三年。
而这十三年里,“蓝潇”又真的存在吗?(ps:之后会解释。)
都说“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但幸而,不归人终归,他到底还是回来了。
……
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问灵十三载,终得一人归。
这其中的心血,也只有蓝湛和蓝潇知道了吧。
……
“何为蓝湛?”
“冷俊,雅正,钟灵毓秀。”
“可否具体?”
“忘机,避尘,一身伤痕。”
“仍是不解。”
“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本章番外完,下章续前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