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分享[em]e166[/em]
小王爷今年二十有七,迟迟没有娶亲,连侍妾都没得一个。
几年前皇上让他从三千美人中选择一位做侧妃,他撩袍跪下,将花名册扔回给自己父亲:“弱水三千,没我那瓢。”
五年过去了,小王爷还打着光棍儿,皇上的后宫佳丽已经涨至五千人。
眼看自己的孙子都有孩子了,小儿子还没娶亲。
皇上只好下令,让官府张贴告示,只要能让自己的小儿子结束单身生活,是人是妖是男是女都没关系。
张贴告示的地方本贴满了别的告示,一夜之间全部都要换掉,有的招聘告示撕都没撕干净,就贴上了小王爷的相亲贴。
小王爷眼光高的恶名在外,竟没有一个人敢去见他。
一个月后,有一只尾巴上沾着枯草树根的小狐狸来揭了榜。
会见安排在京城最大的酒楼。
小狐狸揪着自己尾巴上的毛,扭捏道:“我我我今年五百有一,人形一年,喜欢吃火锅。”
王爷见他下巴尖尖眼睛圆,毛绒绒的尾巴也加分,瞬间红鸾星动铁树开花,握住小狐狸的爪爪定了自己的王妃人选。
小狐狸刚喝了一口酒,晕乎乎地就被套上大红喜袍送入了洞房。
小王爷揉着他的脸,要和他喝交杯酒:“揭了我的榜,就是我的人。”
“原来人类有这种仪式……”小狐狸脸被他揉得红彤彤的,不解地问:“不过为什么我们不交换喝鸳鸯锅的火锅汤?”
小王爷不解。
小狐狸从怀里掏出自己揭下来的榜,被撕下来的一大片告示黏成一块。
告示告示
小王爷征一位能与他共事的小二
携手共度人生数十载火锅店急缺
良人,是人是妖皆可望手脚麻利
————
小故事分享[em]e166[/em]
那年天下不太平,诸侯纷争,兵祸连绵。某国权臣想独揽大权,又忌惮其他世家。
权臣决定出兵,借战争消耗其他世家的力量。
打谁呢,看隔壁国家贼弱鸡,就打他吧。
遂引出那小国家里,某书生白衣,单骑入天下。
风声猎猎,书生的师父送他出国门,其他的师兄弟语重心长,说师门宗庙,都托付给你了。
书生笑了笑,说放心吧,必不辱使命。
师父也笑,说那你悠着点,别把场面搞太大。
书生哈哈一笑,说我尽量吧。
于是书生匹马孤身,带着三寸之舌,径直奔赴权臣所在。
权臣:三军将动,你是敌国人,你不该来。
书生:不是我不该来,而是大人你不该去。
权臣:哟,是来当说客的呀。
书生笑着:算不上说客,只是实话实说罢了。我所在的那个国家不好打啊,大臣都是废物,君王蠢笨如猪,百姓还无好战之心,天时地利人和半点都不占,你打它干嘛?
书生说,不如你去攻打吴地,吴地兵精粮足,城高地广,将领智勇双全,这多好打?
权臣:???
权臣:你特么逗我呢?
书生又笑: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大人出兵,究竟是忧在国内,还是忧在国外?
权臣:!!!
书生:几大世家伐吴之后,无论胜败,大人都将是国内最强的权臣。
权臣:好特么有道理!
权臣:但三军都已经动了,这会儿再去伐吴,我这心思谁都看得出,没人会听啊。
书生笑:放心,我会劝吴王出兵来攻你,你自然能有借口伐吴。
权臣将信将疑,说你行不行啊?
这个问题问的就很没水平,古往今来,最可怕的就是书生的三寸之舌。
白衣南渡,书生离开了权臣所在的齐国,来到了吴越之地。
这时的吴国极其强大,连楚国都压着打,正是一望四海的时候。
书生说,这种时候,正该一战扬名,齐国乃是北方霸主,咱们打的就是霸主!
吴王:但我觉得我屁股后边还有个越王蹲在会稽山上,我怕被他捅菊花,你等我收拾了他,就去跟齐国决一雌雄。
书生叹了口气,说原来堂堂吴王,也不过是欺软怕硬之人,还谈什么争霸天下?
吴王:???
吴王:放屁,老子会怕齐国?只是后方不稳,打也打不痛快!
书生:倘若我能让越王派兵跟着你上战场呢?
吴王:咦~
书生:这样既能解王上后顾之忧,又可在战场上折损越过力量。
吴王:果然还是你们读书人心黑啊,那你去,只要越王把家底掏给我,我就放心大胆去伐齐!
书生笑着拱手,说岂止伐齐,看大王威势,这一战之后问鼎中原,也未可知。
吴王哈哈大笑,让人好好送书生去越国。
这会儿的越王,是我们的老朋友,卧薪尝胆,会稽山上,名曰勾践。
他一直在等翻盘的机会,风霜覆盖在他的肩上,他曾经以为自己再也等不到了。
直到北方小国鲁国的一个书生,站在他的身前。
书生说,赌一把,我们灭了吴国。
勾践一哆嗦,说我不自量力,竟然与吴国争辉,如今苟延残喘,都是咎由自取,不敢再生妄念。
书生笑了笑,说我劝吴王伐齐救鲁,他很有兴趣,只是他告诉我在此之前,要先灭了越国以绝后患,你没有选择,只能赌。
勾践深吸口气,说但听先生吩咐。
书生说,我劝过吴王,只要你派兵跟着他,他就不会动你。而吴王此行,若是败了,你可以趁势崛起,若是胜了,以吴王猖狂必定会再突袭晋国,问鼎中原。
书生北望中原,他说,我会劝晋国做好准备的,只要吴王一败,你就要抓住机会,灭了他。
勾践攥紧了拳头,说我等了这么多年,不会让你失望的。
书生回去跟吴王复命,吴王带走三千精锐越甲,勾践却在吴王警惕下降时暗中招兵。
没有三千越甲,还有三万越国儿郎。
书生的最后一站,是去往晋国,这次他没再多说什么,只告诉晋国国君做好准备,就打马乘车,施施然回了故乡。
师父瞅着他,说事情还是搞的有点大啊。
书生摸摸鼻子,说没办法,我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众师兄弟齐齐鄙视。
那些年里的战争错综复杂,先是齐国攻鲁,突然吴国要来伐齐救鲁,越国兵马还跟着一起打。
齐国大败,权臣成功掌权。
而吴王夫差果然骄狂,要突袭晋国,寄希望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结果被晋国按在地上摩擦,勾践趁虚而入,斩杀吴国太子,吴王向越国求和。
几年后,勾践数攻吴国,灭吴。
而这错综复杂的天下形势,都源于一个三十出头的白衣书生轻轻一推。
这位书生正是子贡,孔子的徒弟。
孔子是真的会教徒弟啊,面对这样的人才,孔子会告诉他,言必信,行必果,那是小人行径。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义之所在,你随便做吧。
于是点了纵横家技能的儒家门徒便横空出世,天下格局为之一改,史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而且这位子贡同学还贼会挣钱,举手投足间就能家累千金。
出则天下乱,隐则千金闲,老时写经传,门徒山水间。只是,平生还会有一个遗憾。
师父:啊,虽然你很棒棒,我还是更喜欢颜回啊!
子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