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范若若第一时间得知大哥范闲不是红楼的作者,心里还是有少于失望的。
毕竟,像《红楼》如此著作,一经问世就名声大噪,如今京都城内,不仅她和她的那些闺中密友是这本书的粉丝,很多读书人和老学者也是这本书的粉丝,他们都在追更。
可以说,《红楼》有多火,《红楼》的作者就有多遭他们这些狂热粉丝的惦记,都在扒作者的底细。
当然,如今经二哥盖章,事情明了,她虽然失望,可更多的还是钦佩大哥的为人。
范若若哥,我明白了,你放心,既然书不是你写的,那我肯定不会让外面的人误会,弄出欺世盗名的事情来!
她还得赶快和她那些小姐妹讲清楚原委,也幸好之前调查完儋州并没有曹先生这个人,她即使怀疑大哥是作者,也没公布出来,不然就真闹笑话了。
范闲如此我便能放心了。
范闲跟若若交代好,还给她出了几个应急策略,比如若那些读者若是追问曹先生,她应该怎么回答,也要跟他们直接讲清楚,他是因为看过红楼那本书,才把部分《红楼》背写了出来。
至于没写出来的红楼,范闲还没想好,该不该把结局背写出来,因为背写出来红楼剩下部分,总要再署名高鹗的名字。
——————
司南伯范建面相庄肃,五官端正,下颌留着时人最喜欢留的四寸美髯,看上去便知道性情严肃,不苟言笑。
他很忙,忙到让贴身仆从请范闲范阐过来,还一直低着头批阅书简,忙到没时间喝口水,也没时间安抚这两个十多年没见的儿子。
而范闲和范阐这两兄弟刚好都是很有耐心的人,就一直等着他忙完所有事情。
范建你们两个等久了吗,怨我吗?
范建处理完手头上的工作,抬头打量着两个儿子,似在说范闲范阐如今等的时间,也似乎是点名这空置十多年未见的时光。
范闲父亲大人,您要是没处理完公事,那就继续,反正我和小阐在儋州等十多年,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范闲面色如常,态度恭敬,还给范建这个爹施了礼,好像一点都不在意久不久,但认真听他话里的意思,便知道是有怨气的。
范阐哥哥、祖母、五竹叔、费介老师,还有府上的人对我都很好,这些年我在儋州过的也很好。
范阐倒没有什么怨气,但他也知道哥哥的委屈,只是冲范建施了和哥哥一样礼,如实的说:范阐父亲不必担心我,左右不过是等上一两个时辰。
范闲范阐这两孩子,从长相来看好像一模一样,但从他们的话语上就瞧出来,他们的性格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孩子。
范建在心里一边欣慰着这两孩子平安长大,这些年在儋州,又被老太太五竹费介他们教养的很好,一边也遗憾,这两孩子不能像若若、思辙在他身边抚养。
而且范闲这孩子有怨气还好,有怨气还对他这个父亲有期许。
没怨气,像范阐这孩子,说老太太范闲五竹费介对他好,让他这父亲不担心他。
可无论是范阐脾气好,还是根本就不在乎他这个父亲,这难道会是什么好事吗?
索性,从一开始他们定下的人选就是范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