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月七号立秋这一天,N久没有更新微博的顾玄秋更新了一条微博,那是一篇文章。
文章标题——回忆录。
作者大大因为完结后对这篇文有一点意难平,所以再来更新个番外。
作者大大以下都是以顾玄秋的视角来写的,所以下文中的“我”就是顾玄秋。
以下正文——
初三分班那天我完全没想到那个排名在我前面让我生气的人会是我钟爱一生的人。
他叫肖战,我爱他。
回忆我的初三,除了学习能回忆起的只有肖战。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晕倒后在医务室醒来的第一眼是他。
虽然现在每天醒来后的第一眼都能看见他,但不可替代的、印象最深的依旧是初三这次的第一眼。
他坐在医务室床边,逆着光,外面是秋天的夕阳。
唇下痣在那个角度尤为明显。
顾玄秋你怎么在这?
其实我已经猜到是他把我送到医务室,但那时候正是叛逆的年纪,多多少少会有些嘴硬。
其实,所有的悸动都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我记得,那天还和他说了谁也不知道的我的目标。
那就是出国。
澳大利亚悉尼的卡林福特高中,我早早就看中的高中。
原本没有人知道我想要出国,但那天,他知道了。
我想告诉他我的一切。现在回忆,这就是我喜欢一个人会做的事情——告诉他我不会告诉被人的事。
初三的寒假往往都是紧张的,但那年我的寒假过的很开心。
因为有他。
初雪那天我们去吃了圣代冰激凌,他没有吃,只有我吃了。
其实这一直都是个遗憾,但还好,现在我们可以看很多年很多年的初雪,我们真的可以白头偕老。
也是在初三,我们有了一个秘密基地,那是个废弃的工厂。一楼都是废弃的机器,而二楼被我们改造,可以住人冬天还可以生火。
我最喜欢工厂的琉璃窗户,阳光透过琉璃窗照进来,有红有蓝,很美很美。
那时候也是幼稚,我们拿铅笔在壁炉上写了字还有祝福。
“逆风成长”我和他都一样。
他是我的救赎,这个不能反驳。
我也想象过如果初三没有遇见他我会不会没有勇气去考托福。
也许真的会。
毕竟独自出国真的很艰难,那时的我也害怕。
但他的鼓励,他的帮助,他的救赎,我真的考上了。
四月,万物复苏的季节,我出国前与他的最后一通电话,也是那八年来最后一次与他说话。
我能听出他的不舍,但他鼓励我,鼓励我按着自己的想法去走。
四月底,我第一次离开重庆,到了连我都不敢去想象的国外。
我自由了。
在高中,我遇见了郅北小朋友。
虽然郅北比不上他对我的重要,但郅北小朋友在我在国外的这几年里对我的鼓励不亚于他在初三对我的鼓励。
但已经没有人能超过他了。
郅北如果他知道你这么钟情,肯定会被感动吧。
那时候郅北小朋友不知道我所说的“他”是谁,也更不会料到,多年以后两人会成为同事。
他会出道我并不意外,因为在初三的元旦晚会上他惊艳了全场,更是惊艳了我的时光。他会为自己热爱的事而努力而坚持,画画如此,音乐也如此。
而他会退圈我也并不意外,虽然我气他不和我提前说,但据我了解,他真的会为了“爱”做出一切出乎意料的事。
这也算是一封信吧,电子信。
其实在澳大利亚时我写了很多封信,但都没有寄出。
一个是因为感觉太矫情,一个是因为我怕他有负担,更怕他会等我回去。
那时我真的以为我不会回去了。
高三那年,我又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这比我决定出国还要重大——我决定回国。
那时候已经有很好的大学准备入取我,我却决定回国重新高考。郅北小朋友都骂我傻。
不是傻,只不过是放不下。
在我高考前写的那封信里,我才发现,这堆信字里行间都是他和我对他的思念。
不回去,那是不可能的了。
我回国了,我考上了师范大学。
我想当老师,尤其是幼儿园老师。
果然是逆风生长,好多人都不喜欢小孩子觉得小孩子闹,我却喜欢小孩子想和小孩子玩。
便利店的偶遇我完全没想到,见到他时我人都傻了。
他赶时间要去海选,我也没能留住他。
走后才想起没有留电话。
但还好,毕业后,在北京,我们成了邻居。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我领着孩子在家门口遇见他时,我是想回避的,那一刻所有的喜欢与思念都成了隐忍。
那时我一个想法,那就是不给他带来麻烦。
那句很红的话怎么说来着?
智者不入爱河,遇你不做智者。
我们都是,我们可能都疯了。
郅北如果你为了爱的人疯狂,我觉得是值得的。
郅北小朋友说出这句话时我觉得他长大了。
废话了这么多,到最后其实就一句话——
肖战,我爱你。

作者大大废话完啦!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五篇番外,反正我对这篇文还是不舍得,也许会有吧。
作者大大隔壁的《声之所向》在周更中,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