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华踏上和亲之路的那一日,倒是个十分晴朗的日子。
琼华坐在马车上,若有所思的挑着车帘,望着车窗外那逐渐远去的韩非。
到底是同宗兄妹,虽不是亲生,琼华待他却如同一母同胞的兄长那般亲厚,如今自己即将离开,徒留他一人在这虎狼之地,琼华心里还是有些不舍。
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韩非可以为韩国的存亡舍了自己的命,可琼华却是被王后三番两次的逼上绝路,如今的她,除了活命,便已经无路可走了。
她只想活着。
只是,有一件事,她的确是没有想到。
韩安是韩王的嫡子,自然同她这样无权无势无宠的庶女是不一样的,且韩王又一向宠爱王后,韩安是她的儿子,爱屋及乌的韩王自然是对韩安比对琼华这个不得他喜欢且没什么作用的庶出女儿要喜欢得多,而此次的和亲之事又是韩安提出来的,韩王见琼华如此乖顺,便也随着其他五国一般,将自己的女儿也送了过去。
但是,韩王自己怕是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决定正好合了琼华的意愿——早前他已经派了郑国前去秦国修建大渠,若此大渠当真修成,那么将会为秦国扫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也将会打开秦国东出的大门。而琼华虽只是女儿身,可她的才学见识却并不比韩非差到哪里去,若是当真去了秦国,说不定哪天琼华记起了他对自己的种种,并依着自己的性子尽数报复回去,叫韩王乃至韩安丢了自己的王位和江山也说不定。
可是眼下,琼华却是觉得,韩王那么多个女儿和姊妹,先前已经送了个性子十分好拿捏的韩霓过去,还生了个公子成嬌,这倒罢了,他送便送吧,毕竟为了韩国的生死存亡,他送个无关紧要的姊妹过去也无可厚非。可现如今,秦王即将大婚,并意图在婚后举行冠礼,夺回秦国的大权,韩王送了琼华过去,无非就是看着琼华失了生母,无依无靠的,只能靠着自己的母国才能在秦国站稳脚跟。
可韩王终究还是太不了解自己的这个女儿了,韩国对琼华来说,早已经成了无关紧要的存在,即便韩国没了,身为姨父的蒙武和表哥的蒙恬、蒙毅亦会是她的后盾,何况韩王对她那般凉薄,她也没有义务再对他心存侥幸。
秦国上将军蒙骜的儿媳、将军蒙武的夫人、蒙恬蒙毅兄弟二人的母亲卫氏同琼华的母亲都是出自卫国,且是卫国那位老国君膝下一母同胞的女儿,虽是都是庶出,可老国君的膝下存活下来的儿女并不多,而两位公主便是众多公主之中唯一活下来的两人,因而姐妹两个倒是多了许多惺惺相惜之感,当年琼华的母亲离世的时候,这位夫人也曾想过要带走琼华,可琼华毕竟是韩国公主,若她当真带走琼华那便是于理不合了,因此她也只能作罢,在祭奠完卫夫人后便回了秦国。
虽说蒙骜只是秦国朝中的臣子,可他在蓝田大营乃至秦国朝堂的威望素来不低,不光朝中众臣,连吕不韦、华阳太后乃至秦王都对他敬重有加,琼华的那位姨母是他的儿媳,他又一向重情重义,想来蒙家对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因而她自然有那个资本对韩国不上心。
至于韩非,琼华尊重他的意愿,若是他愿意去秦国自然最好,可若是不肯,她也不会勉强,至于他的前路如何,那便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看着韩非的身影消失在自己眼中,新郑的城门离自己逐渐远去,琼华心里便知道,一旦踏上入秦的路,那新郑这个故乡,她便再也回不来了,从今往后,她只会是秦王的枕边人,不再是韩国那个任人宰割的卑微公主。
不论是从前的赵国也好,如今的秦国也罢,她一定要让自己闯出一条路来,让自己的母亲瞑目,也不负老天给予自己的这幅容貌。
——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