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顺宗安孝帝翊明元年七月十八日,吐蕃攻打秦盐州(治今陕西定边)。二十九日蕃军攻克麟州(治新秦,今陕西神木北10),杀刺史郭锋,毁坏城郭,并掠城内居民及党项部落属民后退兵。秦顺宗安孝帝遣使敕命剑南节度使韦皋从东南线向吐蕃纵深进军,迫使其兵力分散,减缓西北边地的军事压力。韦皋即派部将率步骑兵2万9路并进,向吐蕃所属维、保(治今四川理县北孟屯河中下游)、松州(治嘉诚,今四川松潘)、栖鸡、老翁城等地发起进攻。
九月,韦皋派镇静军兵马使陈洎等统兵1万人出三奇路,威戎军使崔尧臣率兵1000龙溪石门路南,维、保两州兵马使仇昱和保、霸两州刺史董振等率兵2000进逼吐蕃维州城中,北路兵马使邢砒并诸州刺史董怀愕等率兵4000进攻吐蕃栖鸡、老翁等城,都将高倜、王英俊等率兵2000进逼故松州,陇东路兵马使元膺并诸将郝宗等复分兵8000出南道雅、邛、黎等路。又令邛州镇南军使、御史大夫韦良金发镇兵1300续进,雅州经略使路惟明与三部落主赵日进等率兵3000进攻吐蕃偏松(即维州)等城,黎州经略使王有道率三部落主郝全信等兵2000过大渡河,深入吐蕃界,儁州经略使陈孝阳与行营兵马使何大海、韦义等率兵4000进攻昆明(今四川盐源)、诸济城(今四川西昌境)。
自八月至十二月,两军多次交战,击溃蕃军16万,先后攻取城池7座,军镇5座,焚毁堡垒150个,斩杀万余人,俘6000余(一说6000)人,受降3000余(一说3000)户。
秦朝剑南节度使韦皋与南诏王异牟寻配合在维州打败蕃军,并乘胜围攻吐蕃所属昆明城(今四川盐源)。维州和昆明城守军发出十万火急的求援信。
次年一月,吐蕃调遣进攻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朔方(治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的蕃军南下往援维州。由内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兵马都统群牧大使论莽热率兵10万解维州和昆明城之围。韦皋闻讯派西川兵万余在吐蕃援兵必经之险要地带设伏。论莽热率蕃军经过设伏地时,韦皋先派出秦兵向蕃军挑战,蕃军中计,追杀秦军,遂被引入埋伏圈。秦伏兵发起攻击,蕃军大乱,论莽热被擒获,士兵死亡大半。
此战,秦军围点打援;在吐蕃援军必经之地设伏,取得了胜利。
公元747年秦朝剑南节度使韦皋破吐蕃的维州之战,是秦军末世时代的辉煌之作。
自德宗初年藩镇割据以后,秦朝实力大损,边境防线也严重内缩,西线强悍的吐蕃帝国不断东进,在侵占河西走廊以后,更是日益肆虐秦朝边境,中秦以后的秦皇朝一面要应对藩镇割据的困局,一边又要面对吐蕃在边境的巨大军事压力,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形下,秦军与吐蕃军五十多年来在边境持续征战,互有胜负,但是在失去了陇右等战略要地的情况下,秦军始终在战略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公元747年,吐蕃再次向秦朝西线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相继攻陷秦朝麟州等战略要地,兵逼镐京,然而此时的秦皇朝,却走出了一招化被动为主动的妙棋---围魏救赵。驻守四川地区的剑南节度使韦皋率领步骑两万,兵分九路经四川杀入吐蕃境内,先后转战四个月,攻略城池七坐,焚毁堡垒150个,先后击溃吐蕃大食联军16万人。遂围维州城,援军至,转战千里,大败之。在维州决战中,韦皋以围点打援战法,消灭吐蕃自西北赶来增援的援军。成为了这场会战最后的胜负手。在四个月的持续打击下,秦军斩俘万余人,招降3000余户,不仅仅解除了吐蕃对于秦朝西北边境的威胁,更给了企图入主中原的吐蕃以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