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风如见~小安妮好久不见
自名安妮,在此讲述《三国演义》与孔明之情怀。
诗曰:
临江仙
明朝 ·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作为《三国演义》开篇诗和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不知道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吧。
这首诗是后人加上的,原本虽并非吟诵三国,但其中贯穿战乱时期的那种情怀却与之异常贴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长江东流不复返,你是否想起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是非成败转头空~”过往的是与非,胜与败,转眼间什么都不剩了……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过去了多少年,度过了几度春秋,青山依旧。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白发老翁在江上,他早已看淡了一切。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曾经相逢共难,古今多少事,最终不过是茶余饭后人们闲聊的而己……
细读此诗,回忆三国,便是满目怆然!
/
《三国演义》与正史不同。作为小说,它的人物形象更突出,具体区别我在此不多做概述。
四大名著之一的它,与其它不同,它包含了部分真实历史。小说化的三国时期如同商朝一样,带上了神秘色彩。
/
我第一次接触《三国演义》是三四年级时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从那篇课文中,我认识了三国中第一个令我难忘的角色,诸葛亮!
“诸葛亮竟然能够借到曹丞相的箭,好厉害啊!”我曾那样想。
于是,带着好奇的心理,我买到了一本无障碍阅读版的《三国演义》。虽然删减很多,且全是现代白话,还是俘获了我的心。
望着那几张珍贵的彩色插图,初步认识了“桃园三结义”,一身绿的关羽(什么鬼?),慌忙割须的曹操以及坐在轮椅上的诸葛亮。
那张插图下面的几行字中有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我未开始读之前,就己印象深刻。从未忘记。
/
一开始,便是“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起初,什么黄巾军我根本看不懂,只依稀记得三人一起喝酒,然后就去结拜了。我还对大胖子董卓,以及持方天画戟的吕布印象深刻。记得有个貂蝉,孙权,还有救阿斗赵云赵子龙。那时对曹操的印象就是话太多,许是因那读不懂的《短歌行》吧。
那段日子,我常抱着《三国演义》。虽有的根本读不懂,仍被那卧龙以及刘关张震撼到。每每忆起,回忆起的不仅是故事情节,更包含一种美好感受。
那本书,我看过很多遍,直至这个假期前,我对三国的认识仍是片段故事。
中考结来后,在爹的提议下,我开始认真看92版的《三国演义》。这次,我重新,更彻底地认识了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