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回 结发定情
武丁身体康复后想要回家,来到子好的宫中告别说
武丁:“多谢师妹救命之恩,打扰你半月有余,我准备回家了。大恩不言谢,但凡以后你能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定会两肋插刀义不容辞。”
子好担心的说
妇好:“再遇到杀你的人怎么办?”
武丁迷茫了,子好又说
妇好:“不如你先安心在我这住下,如果那些杀手再来,我们就瓮中捉鳖,总得弄明白那些人为何杀你。”
武丁“但是在你这白吃白住,心中难安。”
妇好“那你在宫中打个杂不就行了。”
又半月过去了,一切岁月静好,那些杀手没再出现。这天,武丁在打扫花园,看到子好坐在凉亭哭啼,武丁忙上前问
武丁:“师妹遇到什么伤心事了?”
子好擦干眼泪哽咽着说
妇好:“去年井方国水灾,粮食绝产,我父王就向邻国借粮,如果今年丰收就可以偿还,谁料想今年旱灾,别说还粮食了,自己都不够吃的。于是我的父王就想到把我嫁给商王,希望商王一则免井方国的朝贡,二则下聘礼给些粮食度过灾年,三则劝说邻国再延迟二年还粮。听说商王都五十的老人了,我不想嫁给商王。”
武丁听后非常生气的说
武丁:“一个国家,这么多男人,如此无能,竟然让你一个弱女子来拯救,实在是悲哀。”
子好哭得更伤心了的说
妇好:“我才十五六岁,我不想嫁给一个老头,商王后宫那么多女人,一入宫门深似海。我不想重复我母妃的命运,我的母妃就跟父王一月的时间就再无相见,我从小就看着母亲终日以泪洗面,七八岁上母妃就病死了,临终都未能见到父王一面。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我宁愿下嫁一凡夫俗子天天给我打洗脚水的平民,也不愿嫁给这些不学无术纨绔子弟的贵族,一群寄生虫窝囊废,除了饮酒作乐声色犬马花天酒地还会干吗。”
武丁想了想说
武丁:“不就是粮食这点小事,我帮你还粮食,就算答谢你的救命之恩,我们不嫁给商王那老头。”
子好惊讶的看着武丁说
妇好:“你还?!三万石粮食啊!!!”
武丁骄傲的说
武丁:“我可是种庄稼的好手,深挖洞广积粮,遇到灾年心不慌,师妹,你放心,我说到就能做到。”
子好的父王听说武丁帮助还粮食,高兴的不得了,派军队很快取回三万石粮食。子好的父王在王宫外广场上看到满载而归一车车的粮食,喜不自禁拍拍武丁的肩膀说
国王:“好小伙,不错,不错,知恩图报,看来本王也没白救你。”
武丁又大礼一拜说
武丁:“国王陛下,请把子好嫁给我吧。”
子好的父王一惊说
国王:“什么?!让本王的公主嫁给你这个平民?!门不当户不对,不行。”
武丁”陛下,有权为贵有钱为富,我出身平民不是贵族,但是我很富,我们富贵结合才是真的门当户对,贵族不富又何以为贵。”
国王转念一想说
国王:“你说的也对啊。”
国王围着武丁转了三圈啧啧称赞说
国王:“小伙子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玉树临风,一看就是福相之人,门弟这东西,算了,门弟害死人,井方国那么多贵族也无人帮本王,反到是你这个外人平民,行,本王答应了,只要有粮食,本王的公主嫁谁都行。”
子好愿意嫁给武丁,子好做了两个荷包,两人各自剪下两缕头发,双双打结放在两个荷包里,一人一个荷包做为订情信物。两人到集市上挑选结婚的东西,走累了,正好午饭时间,俩人来到一大饭店吃饭。于连端上饭菜,武丁认出于连,人间四大喜事之一是他乡遇故知。武丁和于连高兴的拥抱在一起,子好也高兴的礼节性的拥抱了一下于连。三个人把酒言欢诉说分别后这三四年的情况,但是当于连听到武丁要和子好结婚时,看到两人喜悦幸福的笑容时,看到两人手握手十指相扣时,心里顿时很难受不是滋味,然而又要强颜欢笑祝福。
读者读到此,肯定会说,古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三从四德从一而终贞洁牌坊,武丁和妇好会自由恋爱结婚?!中国的历史,越往古代走,男女就越开放。现在说的封建礼教是宋朝明朝理学的产物,之前的女人是可以自由恋爱结婚离婚改嫁,甚至招亲抢亲。那么汉朝之前,女人可以结婚生子,也可以非婚生子,女人未婚生育不是丑事。后世都传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也传言汉高祖刘邦是私生子。看二千多年前的《诗经》,今天也不比那时男女恋爱的自由。三从四德是汉朝儒学之后的事,之前夏商周秦为礼乐制。老话“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乐只针对贵族,平民和奴隶不在其内。那时人口少,人口是第一生产力,奴隶是财富,所以奴隶主鼓励奴隶多生孩子,男女关系没有太多束缚。刑罚只针对大夫之下小官吏平民和奴隶,贵族是不能随便动刑罚的,所以当夏桀商纣对三公等贵族用刑罚时,也就被商汤周文钉成了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