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邪回到杭州后,就开始实行他的计划。想要了解闷油瓶的身世,可能需要从正规途径入手。最有可能的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参加过的考古队,组织上应该有记录。
那个年代,参与这种项目的都要身家清白,或许能在长沙的老档案里寻找到线索,至少能找到他的组织关系,进而再找到一两个认识他的人,或者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不过,城市档案馆,特别是人事档案,都是保密的,老档案更是没红头文件拿不出来,这支考古队是1980年代初期组建的,还出了事情,很可能属于保密范畴,要看到没那么容易。
经过几番查找,果然如吴邪所料,有一个老研究所的情况和他预想的一样,不过研究所已经合并了,旧址在一所著名的大学里,那大学即将搬迁。
于是吴邪托关系,找到了一个在研究所工作的人,姓杜,叫杜鹃山,吴邪送了两条中华烟,问明情况,他说可以带吴邪进去看看,不过老档案很难查,叫吴邪不要抱太大希望。
当天晚上,他们就去了,老档案的档案室在大礼堂的第一次一楼,没费什么功夫他们六顺着低矮狭窄的楼道下去了。里面没有灯,一片漆黑用手电一照,都是一排排额木头架子,上面都是牛皮纸包的档案袋,闻起来一股纸张受潮的味道。
杜鹃山“经常用的1995年之后的档案已经全部搬走,剩下的都是长年累月不会动的,估计到要销毁的时候也没人会翻。”
吴邪看着眼前的情形,感觉阴森森的。不过这也正好,八月的长沙气温颇高,晚上会感觉凉爽些,加上这一阴,凉丝丝的很舒服。于是咬着手电筒,扇着扇子,在一个个老木头架子前面细细翻找。
杜鹃山怕吴邪闯祸害他,一直在边上看着,帮着一起找,并问一些细节问题,好帮忙过滤。
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中国的档案制度很完善,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只要档案还在,肯定能找出来。可惜现在的吴邪好比无头苍蝇,只知道大概的年份,连那考古队的编号都不知道,只能每一份都翻翻。
找了半天,一无所获。吴邪的想法是按照年份找,这里所有的档案都按照年份按类排序,那么只要在1980年到1985年间寻找到相像的考察档案,就能从里面得到参加者的讯息。长沙地处楚地,虽然考古活动相对较多,但绝对数量也没有多少,一个架子就摆满了。不想翻完五年间的档案,没有在其中看到任何和西沙考古有关的文件袋。
吴邪心里觉得奇怪,问杜鹃山:“其他地方还有吗?”
杜鹃山“这里没了那基本上就是真没有,除非,这档案在机密档案室里,那就不放在这个地方了。再不然,就是被特别销毁了。”
吴邪“被销毁估计不太可能吧,这考古就算是什么机密,也没有机密到那种地步的道理啊?”
杜鹃山“这是常有的事情,也许像你说的,那考古队之后失踪了,算是大事,为了保密,就把档案处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