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这是一个小渔村,姑娘是采珠女。日复一日的过着单调的日子,她不知道海的对面有什么,但她知道那里有着许多传说。就像她不知道这些蚌珠能做些什么,只知道蚌珠能够为她换来财物。
可有一日,她在海滩边捡到了一个人,一个男人。渔村不缺男人,可这个男人却不一样。白皙的皮肤,黝黑的长发,五官英俊,比渔村里的男人好看很多。这男子穿着打扮很奇怪,村里的老人说他是从海的对岸来的。
男人也确实这么承认了。他说他来自东瀛,身上穿的叫做狩衣,他还说他姓藤原,来中土是为了学习中土文化的。男人说话很奇怪,采珠女听得懂,但不明白什么是文化交流。对于采珠女而言,那些还不如蚌珠来的实用,至少蚌珠能保证她的衣食无忧。
但是采珠女不得不承认,男人知道的很多,弹得琴也很好听,应该是很厉害的人。
男人渡海,水土不服,在渔村修养了些日子。采珠女在这段日子里,从他身上学到了好多。男人给采珠女打开了另一个世界,那里有着她不曾接触过的文化,不曾了解过的生活,她方才知道在渔村外面的世界更大更美。
“我想出去看看,你能带我走吗?”
采珠女第一次生出了走出渔村的想法,男人点头说好。
可是他们没有钱,租不起马车,买不了马。只能徒步走,路上偶尔搭个顺风车。刚开始采珠女有些不适应长途跋涉,野外露宿的日子。每到这个时候男子都会搀着她,或者背着她走过艰难的路。男子水土不服身体不适,采珠女会用一些土方法帮他舒缓。
两人相伴着走过了中土的大部分角落,见过飞流瀑布,看过苍山白雪,赏过姹紫嫣红,听过林间鸟语,跨过崇山峻岭。采珠女不再是曾经的采珠女,男子却依旧是曾经的男子。
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分别也随之而来。他们回到了那个渔村,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做了分别。
“你还会回来吗?”采珠女问。
“会。你愿意嫁我吗?”男子问。
“愿意。你回来我就嫁。”
“好,等我。”
“好,等你。”
采珠女依旧以采珠为生,却会在夜深人静时哼着歌儿,那是男子为她所创的歌。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会去海边等上一个时辰,等着大海对岸的那个男人来娶她,这一等就是五年。
然而谁都没有来。
所爱隔山海,山她陪着他走过,海是否也能够渡过呢?
采珠女开始造船,求乡亲父老帮忙,旁人劝她都不听,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帮忙。木头是她自己砍得,绳子是她自己编的,帆是她自己织的,她曾经的积蓄,未来的收入,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了这艘船里。
船不大,经不起大风大浪。采珠女却孤身一人,带着一叶孤舟,开始渡海了。
第一日,风平浪静。
第二日,风平浪静。
……
如此过了五日。采珠女带出来的干粮已经用完,水也没了。她用自制的鱼竿钓鱼,喝着海水,又撑过了三日。
第九日,她生病了。病因不明,只是全身无力,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上方的太阳晒得人头晕,她很希望此刻能下一场雨,随后雨真的下了起来。狂风卷着海浪铺天盖地的袭来,很多时候,采珠女都以为自己就要葬身海洋了,可偏偏她没有。
又过了一日,这是出海的第十天。采珠女已经出现了幻觉,耳边似乎有海妖在唱歌,她想起了男子教的歌谣,用着最后的力气轻唱,直到彻底失去意识。
再醒来,她躺在一个房间里。榻榻米的香气让人感到宁静,白色纸门被拉开,来人穿着男子曾经穿过的服饰,用着男子家乡的话询问。这一刻,女子很感激曾经的自己,她和男子学了很多东瀛话,日常交流是没什么问题的。
收留她的是东瀛的官员,巧的是他认识采珠女要寻得人。于是他带采珠女去找了那个藤原男子,可却被拦在了街上,因为没有喜帖。官员地位低,不能进喜宴,采珠女不信,想看看新郎,于是官员回去了,采珠女留在了大街上。
藤原府的门外,采珠女看见了新娘,也看见了新郎。新郎似乎没什么变化,和多年前初见时一样英俊,唯一的变化是他变得更加意气风发,眉宇间看向新娘时是她不曾触碰过的温柔。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却怕翻山越海的爱情,抵不过人心易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