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永瑞与晴儿成功突破重围,顺利带着皇帝回到军营,叱地也带着粮草与军备。一时间,军营中欢声雷动,士气大振。皇帝看到后,龙颜大悦,原本紧锁的眉头也终于舒展开来,眼眸中闪烁着欣慰与喜悦的光芒。
大步流星地走出营帐,望着眼前齐聚的将士们,高声说道
皇上“此次困境,幸得众将士英勇无畏,更有朕的子女及臣子们拼死相救,如今粮草军备已至,实乃天助我军!朕心甚悦,特下令犒赏三军!”
此令一出,整个军营沸腾起来,士兵们欢呼雀跃,高呼“万岁”,声音响彻云霄
爱新觉罗·永瑞皇阿玛,您瞧,此刻我军士气高昂,仿若熊熊燃烧的烈焰,锐不可当。女儿斗胆恳请皇阿玛于军中坐镇指挥,有您的威严与睿智引领大局,儿臣方能毫无后顾之忧。女儿愿携晴儿姐姐,以及叱天、叱地等一众忠勇之士,即刻奔赴回疆。那回疆之地,本就是我大清附属之地,他们竟敢惊扰我百姓,破坏那一方安宁,此等恶行,天理难容! “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诛!”儿臣今日就在此立下铮铮军令状,哪怕前路荆棘丛生、艰难险阻无数,儿臣亦将以无畏之姿、坚定之心,全力以赴收复回疆。定要让那片土地重回大清怀抱,实现我大清边疆的完整统一,彰显我大清之天威,护我子民之太平。
听完太女殿下的发言,周围众将士亦纷纷热血沸腾,单膝跪地,齐声高呼:“请皇上准我等随太女殿下一同出征!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诛!我等愿在太女殿下麾下,披荆斩棘,赴汤蹈火,平战乱,还百姓安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女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晴格格千岁千岁千千岁!”一时间,呐喊声震彻军营,似汹涌澎湃的浪潮,彰显着众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决心与捍卫大清边疆的壮志豪情。
皇上面露欣慰与自豪之色,连声道:“好,好!朕的女儿与将士们皆如此英勇无畏,实乃我大清之福。朕便准了你们的请求,朕就在此军营之中,静候你们凯旋归来,等待那胜利的捷报传遍四方,朕坚信你们定能扬我大清国威,保我边疆永固!”言罢,目光坚定地望向即将出征的众人,眼神中满是期许与信任。
爱新觉罗·永瑞转身,身姿挺拔,面容冷峻而坚毅,高声喝道:“谢皇阿玛恩典!众将听令,此刻便是我等捍卫大清荣耀之时,即刻整顿军备,随孤出征!”
言罢,率先跨上战马,手中缰绳一紧,战马嘶鸣,似已感受到即将踏上的热血征程。
众将士们齐声应和,声如洪钟:“遵命,太女殿下!”随即迅速行动起来,甲胄碰撞之声不绝于耳,一支士气高昂、纪律严明的军队迅速集结完毕,在永瑞与晴儿等人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向着敌营进发,马蹄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半边天,只留下那渐行渐远却依旧坚定的背影和那回荡在空气中的出征誓言。
仅仅三日之期,永瑞与晴儿率领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长驱直入。巧用兵法,或迂回包抄,或正面强攻,将边疆蛮夷之军打得节节败退,使其深深领略到大清之军威。
蛮夷首领见大势已去,心中再无半分顽抗之意,赶忙备上降书,恭恭敬敬地前来呈递,言辞恳切,只求能止息战火,再无征战。经此一役,回疆之地彻底纳入大清版图,边疆终得一统。
众将士亲眼目睹永瑞的英勇果决、指挥有方,晴儿的聪慧机敏、辅佐得力,皆从心底里生出钦佩与敬仰,对二人自是心悦诚服,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疆土。
万能人营帐内,传讯士兵满脸兴奋,单膝跪地,高声禀报:“皇上,大喜!太女殿下与晴格格率我大军,势如破竹,尽显英勇无畏之姿。那回疆之敌,在殿下与格格的神威之下,已彻底折服,献上降书,表明真心臣服我大清,愿为附属。自此,我大清边疆重归一统,万里山河完整无缺!”
皇上开怀大笑,笑声回荡在营帐之中,那爽朗的声音里满是自豪与欣慰:“哈哈哈,好啊!朕的女儿果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朕的将士们亦是个个英勇非凡,皆是我大清的骄傲啊!” 说罢,皇帝立刻高声传旨:“即刻传朕旨意,待永瑞与晴儿归来,咱们便整军出发,即刻班师回朝。此次众人立下赫赫战功,朕定要在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好好地封赏三军,让天下人都知晓他们的功劳,让他们尽享荣耀,受万民敬仰!”
万能人臣等遵旨,皇上英明
万能人没过多久,永瑞、晴儿一行人便风风火火地回到了军营之中。只见整个军营一片热闹繁忙之景,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们有条不紊地整理着军备,将营帐一一收起,战马也都被洗刷得干干净净,装备齐整,仿佛也知晓即将踏上归程,正蓄势待发。 不多时,大军便已集结完毕,队列整齐划一,犹如一条气势磅礴的长龙。在皇帝的一声令下后,众人怀着满心的荣耀与期待,浩浩荡荡地踏上了班师回朝的路途,马蹄声声,似在奏响凯旋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