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范闲掌管内库,已成定局,没有人再提出反对意见。
达到目的的庆帝这才露出笑容,轻飘飘的问道:
庆帝既然定下了,朕想知道,你兄弟二人,为何同时属意范闲?
李承乾垂下眼帘,略微思忖后,便笑着回答道:
李承乾儿臣只是有个粗略的想法
李承乾范尚书大人为国理财,卓有成效,范闲既是范尚书之子,想来在这方面,也有些才能
话音刚落,李承泽也顺着他的话说道:
李承泽儿臣也是这般想法,况且内库多涉黄白之物,总要一个洁身自好的大臣管理才是
李承泽儿臣妄言一句,如今官场之中,贪墨成风,虽有清官,但多在地方
李承泽小范大人才华横溢,世人皆知其乃文学高洁之士,由他管理内库,必定能整顿不正之风
庆帝哦?
庆帝不置可否,继续问道:
庆帝可还有别的原因?
这一声反问,提起了李承乾和李承泽的心,不对付的两人奇异的对视一眼,又很快的分开视线。
不知庆帝有何用意的李承乾硬着头皮回答道:
李承乾监察内库向来是监察院的分内之事,范大人既然是监察院提司,在二司配合上,也会方便许多
尚且年幼的李承平像是听不懂先前皇帝和大臣们的谈话,再加上站得的确有些久了,身体有些吃不消,恍恍惚惚的说道:
李承平太子哥哥,依你说的,这个范闲岂不是自己监察自己了?
这么一句童言童语,却是直指李承乾话语中的错漏。李承乾有些愠怒,面色不佳,其余大臣也不敢多语。
李承泽看着这一副情境,假装苦恼的说道:
李承泽父皇,儿臣实在也想不出来了
庆帝望着他,冷冷的问道:
庆帝想不出来?那你为何要举荐他?
御书房里又一次陷入沉默。
大臣们没有敢说话的。他们不明白,明明是皇帝自己属意范闲,却偏偏要找两个儿子的麻烦,果真是圣心难测。
而身为当事人的范闲更是坐立难安。
李承乾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此刻,还是李承乾率先开口,像是猜到了庆帝的心思一样,试探的说道:
李承乾儿臣……与范闲私交不错
庆帝安静的看着自己这个向来平庸的儿子,片刻之后,满意的笑了出来。
庆帝千条万条,只此一条,足矣
庆帝内库是皇室之库,既然要范闲来打理,他自然要与皇室足够亲近才行,范闲既然在太常寺做过,这一条亲近,便足够了
李承泽垂下眼,刘海遮住了他有些阴鸷的视线。
这一次,竟然让李承乾抢先猜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不过也仅此而已了,他背后的能量,远大于李承乾,再加上父皇知道他和明达之间纠葛后对他的态度,他夺嫡的优势显然更大。
父皇没有惩罚自己,而是将明达赶出了京都,显然是更看重自己。
想来这将来的太子之位,还有明达,都将是他的掌中之物。
即便父皇把她赶出京都,甚至将她嫁作他人,只要他登上皇位,没有什么是他得不到的。背负骂名又如何?只不过是虚名而已。只要他以文治武功开创盛世,他的情史如何受人诟病,也不足道哉。
░░░░░░░░░░
这里打卡楼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