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离开的那一天,承泽也早早地出去了。
他不过出去一会儿工夫,就回来了我的宫殿。
他的身上有一丝酒气,当然了,只是一丝。
他一进来就嗤笑一声。
二皇子母亲,我做错事了。
我第一次在他嘴里听到这样的话。
我这个儿子,一生最是潇洒自在,看事情又足够透彻,自我开导又是熟练地很,从来没有说过这个“错”字。
二皇子若是我知道范闲是这样,我定不会。
不会如何?
不会拉拢他?
他站了起来。
二皇子若是知道京都会像今日一样风起云涌,我宁肯不曾读过万里悲秋,不曾见过红楼,不曾见识过醉后诗百篇,也要将他杀死在入京路上。
我叹了一口气,他终于不再装了。
二皇子母亲,他就要知道了。
二皇子我们终将敌对,终将耗尽一切互相争斗,欣赏又如何?
二皇子他不肯放弃内库,我便没有希望。
二皇子何况——
他坐了下来。
二皇子他要知道了。
我看着他的眼睛。
二皇子他知道了,我就没有退路。
二皇子既然没有退路,就不得不用一些手段。
他这样说完,就径自离去。
我自然是一头雾水。
不过我知道,从最开始的欣赏和拉拢,到之后的无力与嫉妒,再到今日的杀意迸发,每一步都是他被迫在走出。
只是不知道,是谁在逼迫他呢?
再下一次见承泽,他居然像小时候一样,带了野花给我。
花是油菜花,非常灿烂的颜色。
像是阳光一样的花朵,只是聊的话就不那么灿烂了。
二皇子我抓到了他的弱点。
自从那日起,也就是范闲离京的那天,承泽便称“范闲”为他,也不再说欣赏,也不再隐藏杀意。
二皇子我是恶人,所以我不怕鲜血。
二皇子他是少年意气,他是重情重义,所以他就有了弱点。
二皇子我以他的弱点相逼——
他斩钉截铁。
二皇子我会赢。
我有心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说什么。
恍惚间只能想起那日他兴高采烈入宫,给我看《红楼》,问我要孤本,说起范闲时的欣赏。
那绝不是虚假的感情。
我端起酒壶,给他倒了一杯酒。
我没有思考地开口。
淑贵妃你会赢。
他终究是我的儿子,我希望他所有愿望能实现,希望他长命百岁,希望他幸福一生。
我是淑贵妃,是庆帝的妃子,最爱读书。
我的国家文运不盛,但是范闲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文运。
他是诗神,他写了《红楼》,他文采斐然,像是仙人下界。
但是我的儿子容不下他,我便容不下他。
他离开京都的那一天,我看着承泽烧掉了他的《红楼》,那本书已经被翻出了痕迹,不难看出他的主人有许多次翻来覆去地阅读它。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等到范闲再回到京都的时候,京都的气氛会比现在紧张十倍。
那才会是真正的腥风血雨。
只不过,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
皇家子弟争权夺位,官宦子弟拼命上位,而我只不过是个妃子,我看着手中的话本,只不过盼望着我的儿子能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