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渔村
山间清爽的微风,清晨温暖的阳光,灵动飘逸的炊烟,安宁和谐的村子,现在都集中在一起,如同大自然绘写的完美花卷。
天微亮,村子里就开始有人在活动,或清理昨晚没弄完的鱼和猎物,或三五人商讨今日的渔猎计划,或修补渔网,或一碗浓茶一杆烟斗。
日上三竿,家里的女人已把早饭准备好,村里的小孩在一阵叫喊声中起床,揉着双眼吃完早饭。早饭后,村里所有的小孩都会聚集在村头,尹正尹先生的房子里读着可能改变他们命运的圣贤书。据村里的人说,尹先生是六年前来到村子的,和他一起的还有个婴儿。
村头,尹正双手背负走在孩子们中间,嘴中讲着书中的内容,屋子里的孩童聚精会神的听着先生讲的内容。尹正教村里的孩童读书分为两个时间段,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 小时。
很快上午的课就结束了,屋中孩童或回家,或三五成群商量着什么。
一个子较大的孩童对一五六岁的孩童说道:“小羞羞啊,今天哥哥带你去海边抓螃蟹的。” 被说的孩童一脸愤怒的回到:“陈大壮,我警告你以后不要叫我这个名字了,我是有名字的,我叫唐修。你再叫我就……”
陈大壮听到这话忍着笑说:“你就……就怎样?” 唐修仿佛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回着:“你再叫,我就跟你绝交。”陈大壮一脸淡定的回了句“哦”。转身对一孩童道:“我听我家隔壁的阿叔说,现在海边的螃蟹啊,虾子啊什么的都很肥美,咱们今天下午去海边耍耍怎么样?”他周边的孩童都一一附和着他的意见。小唐修在旁边,一脸的委屈,抓着小脑袋一边想着自己的名声,一边想着海边、螃蟹、虾子。
很快午饭时间到了,大壮他们各回各家,小唐修一脸纠结的和尹正吃着午饭。饭后唐修一小胖脸气鼓鼓地向尹正抱怨他的名字取得不好,对此尹正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此类的抱怨在小羞羞的名号出现后,小唐修就不停得抱怨了。对唐修,尹正有着很大的期望。当年尹正考科举几次落榜后,心灰意冷,离开繁华的都市,来到这与世隔绝的渔村。在途中,捡到被人遗弃的小唐修,小唐修襁褓有着一块玉,玉上刻着一个唐字。婴儿取名为唐修,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意。尹正希望日后能够为破碎的国家输送一个能够“平天下”的大才。想着被金兵入侵的国家,自己的无能为力,尹正时常叹息。
对于先生的叹息,小唐修听不懂,却能够看懂先生脸上的不高兴,这就好像自己最好的东西被破坏后的表情。
下午的学习结束后,小唐修的好奇战胜了名字的称呼,一路屁颠屁颠地跑去找陈大壮他们。对此,陈大壮他们丝毫不觉得意外,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每次小唐修对他们提出绝交,这时间绝对不会超过一天的时间。
天黑时,几个皮孩子拿着几天的收获回到村子。小唐修蹑手蹑脚的回到家里,生怕先生看见责怪,而尹正早在桌子旁看书等着唐修吃晚饭。尹正看到小唐修的动作笑了笑:“小孩子贪玩可以,但也有个度,下次别这么完了。”小唐修认真的说:“先生,我知道了,下次不会了。”
晚饭后的读书,是这两人的习惯。时间太早,睡不着,于是这两师徒借着烛光读点书,小唐修的习惯是跟随尹正养成的。
一阵敲门声打破了 两人读书的宁静,小唐修关上书去开门。
“哎呀!婶儿,你怎么来了?”
“婶儿来给你们爷儿两送点吃的?”
“这次又是什么好吃的?”
“ 你们今天去海边捉的东西。”
“婶儿这么快就做好了,谢谢婶儿!”
“说这些干嘛啊,去吃吧!”
………………
次日天刚亮,小唐修就醒了,这也许是跟着尹正久了,养成的习惯。
小唐修每天早上都会在村子里转转,看看新奇。与其说是看稀奇还不如说是捣乱,一会儿村里就响起阵阵的笑骂声。
“叔,忙着呢?”
“哎 !哎! 你这皮孩子快放下,这肉是生的,不能吃。”
……
“老叔,这玩意是干嘛的?”
“我的天!你这孩子怎么砖进渔网里去了”
……
“婶儿,晾衣服呢?”
“你这小胖子,别动我的三角架!”
……
“婶儿,锅里煮什么呢?” 说着就把手向锅里伸去。
“我的小祖宗哎!当心啊!烫!烫!婶儿给你盛一碗给你凉着,不用急!”
…………
村里的人对这小胖子是又爱又恨,这小胖子没事就学着村里的人做事,吵着要帮村里的叔叔婶婶做事。
每次不是帮倒忙就是把自己弄得很狼狈,经常逗得忙碌中的人们哈哈大笑。经常像个小大人般的,背着手在村子中溜达,遇人就叔啊、婶啊的叫上一遍,遇见好奇的东西就那里扯一下,那里拉一下。
村里对这个顽皮的孩子和村头的尹正是相当的好,尹正就不用说了,他是这个村唯一的读书人,村里的孩子都需要他来教授知识。
小唐修总能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给大家伙儿带来快乐,他那甜甜的嘴巴让人生不起一丝的气来,再加上他那明亮无邪的眼睛,胖乎乎的脸蛋。小唐修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漂亮的瓷娃娃。
小唐修的日子过得很是充实,每天的功课完成后,或三五孩童于村里嘻戏,或田园里捉田鸡,或于海边玩耍,或村里串门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