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年龙套(拓跋宏)咳咳......这是新晋的兰贵人,兰贵人,还不快拜见公主。
万年龙套(兰贵人)兰儿见过公主,公主千岁。
昭昭免了,有兰贵人这样心灵手巧的人在父王身边,儿臣也放心了。
昭昭从袖中取出一个紫檀木方盒递给兰贵人。
昭昭我最近为您炼制了几枚丹药,父王一定要按时服用,多加保重龙体,才能江山稳固。
万年龙套(拓跋宏)还是我儿体贴为父,你有心了。
万年龙套(拓跋宏)对了,你建议的恩科令,朕想暂时缓一缓。
拓跋宏何尝不想扶持寒门,削弱门阀的影响力,只是这百年间政权频繁更迭,还没有一个朝代存活过百年,大魏建国也不过几十年,根基尚且不稳,还离不开门阀的扶持,若是在这个时候把他们逼急了,免不了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拓跋宏老了,早已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他现在只想把权利牢牢的抓在手中。
万年龙套(拓跋宏)之前魏光带领一群人长跪宫门之外,分明就是给朕下马威,虽然其他家族并未出面,但背地里一定都在观望,想要看看朕是什么态度。
万年龙套(拓跋宏)昭儿,朕知你是为了整个大魏,但是有些事不急于一时。
万年龙套(拓跋宏)门阀,树大根深,利益纠葛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昭昭儿臣知道了。
昭昭父皇放心,儿臣早已有了对策。
她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这件事她又怎么会不知道。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没有科举制度,实行的是曹丕所创的九品中正制,就是由地方官员推荐人员入朝为官。
如此以来,仕途的上升通道都掌握在贵族手里,普通人别说入仕,就是读书上学都难。
加上社会动荡,民族融合,战乱不休,倾巢之下岂有安卵。
家族就成了最好的庇护所,所以才会有了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这样名动千古的世家大族。
他们大量的团田囤地,收敛财富,掌握着文化的命脉,不断对外输出人才,将家族打造成一个封闭的环,自产自销。
任凭政权如何更迭,他们都岿然不动。
历史上这种家族在唐朝之前非常多,就连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其生母便是来自鲜卑族后裔独孤家族,他的两个姨母也都高居皇后之位,足见此家族的显赫地位。
科举制从汉朝便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是到了隋朝,才真正的允许个人自己报名参加科考,科举制度也才真正开始成为逐流。
自那后,世家大族掌控的闭环终于被打通,寒门学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借助科举一跃入龙门。
这与二十一世纪的应试教育是一个道理。
在商业经济不发达的时期,应试教育帮助多少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即便是到了0202年,应试教育依然是多少贫困学子翻身的希望。
*
作者歪歪打卡占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