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有一个梦想,梦想就是当一个人民警(和谐)察,伸张正义为民除害。他的家长知道后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表示支持。
被家长鼓励的小男孩很开心。当小男孩上小学的时候,小男孩知道当警(和谐)察要学习好,还要懂得许多的知识,于是小男孩每天都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一年级的时候,小男孩是全班的第一名;二年级,小男孩依旧是班上第一名;三年级,小男孩还是第一名;四年级,小男孩从第一名变成了第三名。
当小男孩拿着98分的卷子回家后,家长都很高兴,以为小男孩这次又是第一名,于是这样安慰小男孩:“没关系,就是丢了两分而已,没什么的,下次努力就行了。”
小男孩很快从失落里走了出来,当家长问他考了第几名的时候,小男孩一句第三名却让家长变了脸色。
“什么?第三名?你怎么能考第三名?你有什么用!你考个第三你就不应该难过吗?你还有脸笑!”暴怒的家长拿起一旁的扫把,狠狠的打在小男孩身上。
那是小男孩第一次挨打……
小男孩的哭声,家长咒骂的声音,扫把打在小男孩身上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织了一张无法逃脱的网……
自那次后,小男孩就被家长灌输了一个思想——拿不到第一名的人,就是没用的人。
带着这样思想的小男孩变得越来越争强好胜,不管做什么都非得拿到第一名。但同时,他也越来越沉默……
下课后,别的小朋友都在玩耍,只有小男孩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写着作业,作业写完了小男孩就写练习题,就这样日复一日。
这样下课就写作业,到家写作业,周末去补习的日子小男孩持续到了小学毕业。
在这小学里,小男孩不管再怎么努力却再也拿不到第一名,而那些平常都在玩耍的同学,却考的比小男孩还要好。
“你说说你有什么用!每天做那么多题,还不如别人耍的考的好,你看看人家XXX,天天玩,都考得比你好!”
“你还当警察,我看你以后去捡垃圾都不错,你有什么用!”
“每天给你吃给你喝,你还考不了好成绩,说!你是不是上课的时候都在玩?!”
家长越想越觉得对。
“你说你!有什么用!考得那么差还好意思上课玩!补习不需要钱啊!那些练习册不用钱啊!”
小男孩站在原地低着头,任由家长打骂。
他很想说他上课没有玩,下课后他也没有玩。他一直在学习,除了上厕所,睡觉,吃饭,上课以外的零碎时间他都拿来学习了。
小男孩越想越委屈,忍不住流下一滴眼泪,家长看见后更生气了。
“你还哭!你有什么资格哭?考的那么差你还委屈!”
升入初中后,男孩将每天的时间安排的紧紧的,不给自己留一点休息的时间。
每次到班上来的班主任看着班上那群玩闹的孩子身上散发的青春的活力忍不住笑了。
这一届的孩子真有活力。班主任说这样想的,不过下一秒他看到了角落里与那群玩闹的学生们格格不入的男孩。
“你在干什么呢?怎么不去和他们玩啊?”班主任走过去,轻轻拍了拍男孩的背,一副慈祥的模样。
“不……不了……”男孩被下了一跳,有些慌乱的遮住课桌上的题册。
好奇凑过来的同学伸手一把拿起男孩做完的题册,好奇的打开后发出一阵惊叹。
“好厉害啊,这是这学期的知识吧,你居然会做了,还没学呢。”
“不是……没有……”男孩站起来想要拿回题册,但是剩下的题册却被其他起哄的男同学翻开了。
班主任站在远处看着男孩皱了皱眉,心里想到:这个孩子……好像有点自闭呀……
时光如流水,初中一晃而过,被家长寄予厚望的男孩却成绩平平,勉勉强强的过了当地中学高中的及格线。
“你说说你,有什么用!”
“还努力,我看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你还想当警(和谐)察,呵!人家警校的及格线你过都过不了!”
“差一分都要一万多,你算算就你这成绩还要给多少钱,给了钱人家也不要。”
“还警(和谐)察,我呸,你捡垃圾就不错了!”
“你说你有什么资格啊!你有什么资格玩?你哪来资格做这些啊!”
男孩每天从家长那听到的都是这样话,他已经听了十几年了,他不想再听了……
男孩拿起了桌子上的刀……
班主任视角——
班上的孩子都很可爱,很活泼,成绩也好,就是那个孩子我有些担心。
其他孩子结伴去玩耍吃饭的时候,那个孩子不是在做题就是在背书,我几乎没看到过那个孩子和其他孩子交流玩耍过,我也没看到那个孩子笑过,我很担心,因为那个孩子和我一前教过的学生特别像……那个学生有自闭症和自杀倾向,我担心这个孩子也是……
在其他科目的老师给大家发零食和小奖品的时候,其他孩子都很活跃,可是只有这个孩子一直在低着头写作业……与班上的气氛格格不入……
班上的文艺委员和谁都聊的来,可是只有那个孩子文艺委员没办法和他交流学习以外的东西。
我和其他老师也交流过这个孩子的症状,也和他家长沟通过,可是他的家长却认为这个孩子这样子才是正常的……
这个孩子的努力我也看在眼里,可是他的成绩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上不去。
信息技术的老师向我反应这个孩子连最基本的电脑开机都不会……
我很担心这个孩子的发展,因为这个孩子真的很死板,他的日常几乎就是学习,吃饭,睡觉,上厕所。
就算再努力也要劳逸结合啊……
再次和他的家长沟通,但是他的家长竟然说这孩子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在玩。
我很心痛,好好的一个孩子……
高中,这个孩子还是我班上的,可是他越发的沉默了……
半个学期后当我问起其他孩子这个孩子的情况时,他们的反应竟一致是——“啊?这个人是谁啊?我怎么没见过他啊?”
这个孩子的情况和我以前教的那个有自杀倾向的学生一样……
高三的时候那个孩子自杀了……
他的家长竟然说他是因为熬夜玩游戏猝死的……
我能说什么呢……我知道那个孩子的真正死因。
他是被逼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