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
A的神色暗淡,“知道了,今天你只是为了和我说这些吗?你可以和我多说一点,说不定我明天就死了呢。那样的话,你就可以对你的假设做出尝试了。”
B看了眼时间,居高临下看着A,转身走出房门,“祝贺你,我现在就要去办事。”
A点点头,毫无生气的睡着了。
B放心的关上房门。
一个男生悄悄出现在B前不久出现的地方的阴暗处。
“老大,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只需要乔装,便有望逃出这里了。”那个男生悄咪咪的说,他相信B还在外面窃听A的动静。
A把日记放在了桌子上,换装成为了戏子,不在说话。
正文内容:
他虽与B多次出生入死,但在此之前,一直是戏剧班子里的一位角儿。在上海也大有名气,角儿虽然看淡世俗,他们也是人 ,也是拥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
就像《提灯映桃花》里有一句话: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你想要背起行囊,与他一起走南闯北的人。你会放下一所拥有的一切,和他一起,勇往直前。
当时,A所唱的《霸王别姬》最有名气,众所周知,这首戏曲讲的是虞姬在乌江舞剑自刎离别霸王的故事,也是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离别故事。可就是如此有名气的一位戏子,却只唱过三次霸王别姬。
有句俗话叫做:事不过三。A表示,这首歌只能唱给所爱之人听。正巧当时同名电影《霸王别姬》上映了,用意之深,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A在里面一闪而过。当时他所唱的曲儿便是《霸王别姬》。歌声之优美,缠绵却又不显矫揉造作。
角儿唱的忘乎所以,听客听的如痴如醉,好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三次歌唱,都有一个特点:B刚好在台下欣赏,A注意到了,便挑在压台大戏之时演唱此首曲目,对于他人看来,便是毫无征兆,可能A心情好了,就唱了。
当然,B不知道A就是那个赫赫有名的角儿。
B最后一次听到《霸王别姬》是在上海的戏剧班子中,恰巧就是A出逃成功的第二天。那天,便是A的最后一次演出,在此之后,他将封口,退出戏剧圈子。那天去的人特别多。
还是在压台大戏之时,《霸王别姬》在此响起,与前两次不同的是:A在唱完以后,留下了一句话“虞姬已经舞剑自刎了,何尝知道项羽也不堪重负,随后自尽了呢?我们也恰似虞姬,这就是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
自此以后,戏剧班子里没有人敢在演唱《霸王别姬》了,直到20年后迟暮再一次在上海的那家戏剧班子唱响,20年间破碎的时光,就这样被捡了起来,回忆在歌声飘荡中轻轻被拾起,在脑海中占据一席之地,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应当。
虞姬是真虞姬,霸王何尝不是真霸王?
一章终了,未完待续。
#作者惜辰好开心,语文考得好,瞬间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