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等闲很无奈结义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兄弟,对于帝俊的承诺他也只是笑了下,但是李等闲不会想到,帝俊在后来重塑天庭的时候还真的封李等闲为上将军。
神源历 二十一年 秋
帝俊和李等闲已经离开了朝歌,去寻找帝俊的杀父仇人烛凌,它就在冀州那边。从朝歌到冀州要一个月的路程,所以两人就直接出发了。
朝歌这边也渐渐混乱起来了,知道历史的李等闲知道,商朝将要走下坡路了。现在的纣王逐渐变得昏庸无道,还特意选妃入宫,连帝俊都觉得这个君王不靠谱,但是商朝还是有能人的,那个闻太师已经赶回朝歌了。
神源历 二十一年 冬
北方的冬天总是十分寒冷,不同于南方温和的阳光和少的可怜的雪花。北方的冬天有着剧烈的狂风,一直下不停的雪,还有一堆准备冬眠的妖兽。
李等闲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了厚厚的雪地上,身上止不住地颤抖,虽然内力已经达到人级巅峰,可是这北方的寒冷还不是李等闲一时半会能适应的。
北境之地的寒冷你无法想象,虽说江南地带的湿冷更让人头痛,但是北境之地的寒冷就有些凛冽了。这就是为什么李等闲打南瞻部洲决战时认为在北方打不利的原因。
一旁的帝俊比李等闲好很多,毕竟他适应环境的能力比李等闲强,李等闲和帝俊两人从朝歌出来已经快半个月了,还有半个月的路程就可以到达冀州了。
北风呼啸,雪一片一片的下,连河流都冰冻了,李等闲吸着不断冒出的鼻涕,和帝俊抱团取暖,帝俊也很给力,他把内力转化为火焰,进行生火取暖。
两人风雪兼程,终于在一个月后到达了冀州。李等闲第一眼看到冀州的时候就觉得冀州的主人是个人才,冀州城的繁荣程度可以和朝歌媲美。
李等闲和帝俊在通过城门检查后,就在冀州城内打探消息。李等闲和帝俊的速度很快,马上就探查到了烛凌的消息,倒不是说他们收集情报的能力有多强,而是那个烛凌的形势过于高调。
一向冷静的帝俊这个时候就显得很鲁莽,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李等闲对帝俊现在的行为充满了担忧。李等闲无法阻拦帝俊,作为他的结义兄弟,李等闲很了解帝俊,就像帝俊了解他一样。
烛凌就在冀州城的一座酒楼里面,整个冀州城现在都很烦这个恶人一般的家伙,话说这家伙本来就是恶人。现在的冀州城没人奈何的了他,烛凌的后面是一个神级强者,而且还是十二祖巫,哪怕是纣王对他都要礼让三分。
帝俊可不管那么多,拉上李等闲就来到烛凌所在的酒楼,啥也不说,直接用内力凝聚出一把光剑,这把光剑直接变成,一剑斩下,那座酒楼的大门被帝俊斩断了。
这时,一直在酒楼上饮酒的烛凌听到了声响,走出了门,看到了眼神危险,手里提着一把光剑的帝俊,烛凌丝毫没有把帝俊放在心上,反而开口讽刺地说道:“哟,这不是上次在乾都被我打败的蝼蚁吗,怎么还敢来这里自取其辱呢?”
“你跟那个五年前被我杀死的那个神族长老还有点像呢,怎么,来这里是想和你那没用的老爹团聚吗?!!”
帝俊听到这番话,还没有等他说完就动手了,烛凌已经彻底地激怒了帝俊。帝俊手上的光剑在内力作用下变得凝实,竟然结成了本命灵剑,帝俊催动手中的本命灵剑,向烛凌挥出一剑。
烛凌毕竟是个地级,在帝俊出手的那一瞬间就避开了,李等闲看帝俊动手了,急忙把自己内力附在刀上,一刀砍出。当时的李等闲要内力没内力,要战斗经验没战斗经验,所以李等闲只能给帝俊打下手。
帝俊有着可怕的天赋,他和烛凌打的时候,看似不敌,但是实际上,在经过两百多回合后,帝俊就慢慢地和烛凌打成平手了,李等闲可以感觉的到,帝俊的内力在不断上升。
帝俊的内力和气势在不断拔高,李等闲默默地想,这大概就是主角的外挂吧,在生死战中拿对方来练级。突然间,帝俊的内力仿佛突破了一个大关一样,内气数量直接增加一倍,帝俊突破到了地级初入的水平。
但是这时,帝俊就有些吃力了,刚突破境界的帝俊如果在这么打下去的话,自己刚突破的境界会不稳,可能会导致自己终生的暗疾。很显然,烛凌也看出来了,他不断加大对帝俊的攻击,帝俊逐渐开始支撑不住了。
当烛凌带着狞笑地把最后一拳挥下时,帝俊的眼里出现了一丝绝望,因为他已经无法躲避了。但是一道身影比烛凌的拳头更快,只见一口鲜血从李等闲嘴里喷出,为了保证帝俊不被伤到,直接肉身挡住了这致命的一拳。
帝俊难以置信地看着口吐鲜血李等闲,然后拿起自己的本命灵剑对着烛凌的头颅就是一剑,烛凌还没反应过来 为什么帝俊还没有被他杀死就被帝俊割了脑袋。
帝俊砍下烛凌的头颅后迅速查看李等闲的伤势,然后直接背着李等闲在冀州城内寻找医馆。
当李等闲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夜晚了,李等闲环顾四周发现是在冀州城的一个客栈里。而帝俊看到他醒来后就激动地抱着李等闲不撒手,李等闲急忙叫帝俊把手撒开后就询问他后来发生了什么。
帝俊告诉他:“在你昏迷后,我求遍了整个冀州城的行医者,大多数都畏惧烛凌的背景和势力而不敢接受,最后在我的苦苦央求下终于有个医者愿意救你。”
“但是我们现在也必须走了,我已经杀了烛凌,不出意外的话,消息最多一周就会传到烛九阴的耳朵里,真抱歉这次把你牵连进来,让你和我一样,变成了一个亡命徒了。”
李等闲只是笑笑,然后很严肃地说道:“我之前不是说过吗,我的命算是你捡来的,我曾经听过一句话,救命之恩万死难报,早点做准备吧,我们的事情最好不要牵扯到别人。”其实这句话是李等闲造的,他只想让帝俊安心。
两人离开了冀州城,帝俊大仇已报,他的余生将为了登天之路而奋斗,而在帝俊复仇之后的李等闲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帝俊的修行道路。这条道不同于杨戬,不同于帝俊,只属于李等闲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