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蒲公英所说,在午夜子时,那洞口里确实有了动静。
那声音似乎是……一个人在喘气。
我走到洞口处,企图看看里面有什么,却被不知从哪儿飞来的无数蝙蝠挡住了脚步。
树上的猫头鹰开始拍打自己的翅膀,数不清的蝙蝠飞在夜空中,搞的我不禁往后退了几步。
我本认为僵尸会像电影里一样一整个穿着清朝服饰跳出来,却没想到跳出来的只是一具骷髅的……头骨?
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慌忙抄起一旁的八卦镜。
莫听是不化骨!
不化骨,代之人死后身体某些部位因为精神灌注而使其部位尸骨不化,这一块不化的骨头便被称为不化骨,色黑如磐石,如果久得日月精气,也会为祸人间。
《子不语》中把僵尸划分为八个种类,也是八个级别。不化骨正是其中最后的一个种类,也是最高的一个级别。
我记得《述异录》中曾记载,人死后身体某些部位因为精神灌注而使其部位尸骨不化。“精神灌注”就是指,如果他生前一直用肩膀用力,那他死后肩膀那里可能就不会孵化而变成不化骨。
我没咋见过脑袋骨用力多的……他生前耍杂技的?
不化骨不会为祸人间,但是吸收日月精华又被弄在养尸地的不化骨,很有可能会引发尸变。
我放弃了,一把扔了手里的桃木剑。
这玩意对不化骨啥用也没有。
可据我所知不化骨并不需要鲜血了……为什么会抓人呢?
里面一定有别的什么东西!
那不化骨一直未曾动过,我也鼓起勇气去查看了一下。
果然,是被人扔出来的。它还没有吸收到日月精华,一定有什么东西将精华都抢了去!
我又将桃木剑捡了回来,从兜里掏出些糯米盯着洞口。
果然,没过多久真的跳出来一只身着清朝制服的尸,面貌已经被啃噬烂掉,生前一定遭遇到了什么常人无法想象的虐待。
也难怪怨气长久不散最后化为僵尸。
僵尸之所以大多身着清朝服装,是因为此物始于清朝,看来我遇到的也不例外。
我一把将手中的糯米洒向僵尸身上,火花夹杂着“滋滋”地声音,将其逼退到洞口处的糯米上。
我对僵尸并不熟练,八卦镜照了下尝试将它镇住,却还是没有起太大作用。
我觉着它应该看不见,屏住呼吸结了个法术收起周围散发的人气,拿起早已浸好黑狗血的墨斗,拉出线来盯紧面前的僵尸。
这种僵尸没有思想,准确来说就是个二,它认为周围没了威胁,就按照它感受到的气息朝着山下的村庄里跳过去。
依照这僵尸身体的颜色,和它跳跃的速度,我觉得这应该是一只绿僵。
绿僵,跳跃速度极快,身体呈绿色,不怕人不怕家畜,唯独怕阳光。
所以我得等到天亮把他烤了?
莫听呼……
憋了半天果然还是没忍住,正往前挪的僵尸猛然回头对着我跳了过来。
莫听开什么玩笑……
又是一把糯米撒过去,兜里的糯米也没剩多少了,这玩意不怕家畜那黑狗血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我想着我好像也不会耍剑,只能等它跳过来,一剑直接刺眉心。
绿僵平伸的双手正好从我双肩略过,而它那僵硬的身体也愣是将我手中的桃木剑顶住。
我看这玩意伸脖子好像是要咬我,不仅有些无奈,脖子一缩逃了出来。
可我哪能有它速度快,还没跑到我放东西的那棵树那儿,它已经追到我了。
莫听诸天鬼神,诸地鬼厉,闻吾号令,速助吾扫除妖孽平复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