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司苓起了一大早,准备先去县里瞧一瞧,毕竟自己除了那天陪村长去接知青,后面就没去过,更别说去县里逛一逛了。下午回来了在去找杨老师拿初中的课本,毕竟之前村长说课本在杨老师那了,一直没机会去拿,还说县里考虑了一下,因为情况特殊,所以决定同意之前说的方案,自学之后考试,但是书本费还是要付的。村长说的时候还在愧疚没有将书本费免下来,不过这个在司苓眼中已经是占便宜的了,毕竟在这个年代这些事已经是不能想的了,能读书就行。最主要的是这个自考考的和在学校读的证件都是一样的,不像后世,自考的要比在学校读的要低一等。
起来吃过早饭后,揣上家里的票和钱就出门了。
家里其实不怎么缺东西,但是自己想买点布回来做几件夏天的衣服,还有内衣,毕竟现在也十四岁了,原主之前都没有内衣的,现在大了,要注意这些个人问题了。
路上,司苓想着跑这么远就去买点布,靠着双腿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还好带了点水和吃的。想着以前自己花钱去爬山,现在想少走点路都没地方坐车。
到了县里,司苓打听着先找到了卖布的地方,那是一个较大的商场,一楼卖各种生活用品,她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才就着楼梯上了二楼。这二楼不只卖布,还有很多成品和半成品,她看了看这些东西的样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选了几款适合做衣服的料子。
买了布,又买了些线,司苓终于有了心思开始闲逛。
去供销社看了看东西大概得物价,毕竟这年头,一般的农副产品都是在供销社的。问了一下东西收购的大概价格,有点低呀,但是自己有没有黑市的位置呀,看来还是要再逛一逛了。
司苓突然想到了,自己可以去居民楼,打听一下附近谁家里工人多的,这种家里一般都不缺钱和票,在看看家里的孩子多不多,到时候自己可以上门送东西,风险也小一些。
想着司苓就去打听去了,借口自己找亲戚,但是不记得是哪个位置了。
在小区里面听了一些家常,确定了一下日子,看了一下人,也跟着这些人转了一下,还找到了黑市的位置,看准了一个中年男子,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女孩子,还是个十多岁的女孩子,她们是属于弱势群体,对于这种群体他们会下意识的放松警惕。
“叔叔,我们家里有粮食,可以和你换吗?”司苓对这这个穿着不错的男人问到。
男人看了看司苓,结合这周围的环境,“我没看见你带了什么东西来呀?你有些什么东西吖?”
“有大米红薯,泥鳅还有一只活野鸡,叔叔你要吗?”司苓继续问着,话语中还带着小孩特有的天真。
“东西就在这吗,我想要一些大米,野鸡和泥鳅也都要。”男人看了看周围,“东西在你爸爸那里吗?”
“没有,东西不在这,还在家里。”司苓看了看周围,发现了个神色有些异常的的中年男子,穿戴很是整齐,夹着一个包,手腕上还有一块表,一看样子就知道是一个干部。于是对着眼前的男人说:“叔叔,我们可以边走边聊吗?”然后指了指那边那个男人。
男人往旁边一看,脸色一变,“好,我们边走边聊。”
“叔叔,我爸爸生病了,没钱吃药,我想换点东西给爸爸治病。”司苓对着男人说到,“到时候我可以把东西送到你家里去,这样你就不用来黑市了。两边都安全。”
“小姑娘很聪明嘛,这都可以想到。”男人考虑一下,这样确实不错,风险少了很多,到时候拿来东西了,可以直接说是老家的人来走亲戚的。“走,带你去认一下门,到时候直接就说是叔叔老家的侄女就行。”
“嗯好的,叔叔。”司苓爽快的回答道。
男人将司苓带回了家,路上遇到邻居询问,都解释说是自己老家的侄女,以后会常来走动。
进了家门,一个女人迎了出来,“孩子他爹,回来了呀。”看见司苓有些好奇,“这孩子是?”
男人将门关上,说道:“这孩子是出来卖粮的,她爸爸病了,等钱治病,所以以后她就直接将粮食拿到家里来换,这样我们双方的风险都要小些。”
“这样也好,免得你每次出去我都担惊受怕的,不过价格方面呢?”女人问到。
“婶婶,这个你不用担心,比黑市价格低一点,就是比供销社贵两块,如果有票据的话,价格和供销社一样。”司苓将自己打听好的价格做完对比后说到。
“价格不错,行,就这么办。”女人想了下,价格还是很合理的,就同意了。
“那婶婶,明天我就拿东西来,我刚刚和叔叔说了一下的,叔叔说要大米,泥鳅和野鸡。你看下还要些其他的不,我们家自留地还有一些当季的小菜,不知道婶婶要不要?”司苓赶紧回答道。
“行,可以,都来一点吧,大米来个二十斤行不?”女人盘算了一下。
“可以,那我今天就走了,明天我下午过来可以吗?”司苓想着自己明天还要上工,就问道。
“可以,明天我在家,到时候你直接来就行了。”女人说。
“那我就先走了,明天见。”司苓说完就先走了,一会儿赶紧回去,明天早点上工,还好最近不是农忙,不然的话还要请假。
回去领完了书,还被杨老师唠叨了一下学习不积极。不过还好也是杨老师自己发的牢骚,毕竟他也知道我的情况。
回家后,在煮饭的时候看了下书,发现还好,不会的还是少数,大部分还是都能做,就是背诵稍微有些忘了,数学题多做几次应该就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