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过的问题变得非常通俗易懂,答案也犹在眼前——有‘饭’吃还会去吃‘屎’吗?
如果‘活’能够带给他们足够的美好,那么‘死’才是他们最不愿意接触的东西……我的话似乎有些绝对了,所以我需要修正一些歧义。
某些人,日夜高呼‘我想死’、‘生活没有乐趣’、‘活着太痛苦’各种云云……简直就是对死亡的侮辱!
那些人但凡有支枪械抵在他们的脑门,不敢说大小便失禁,但跪下去哭求着放过他的可能性会大很多。我的这种推断毫无依据,但就是这么令人信服。
高呼死亡之人必将为自己那玷污圣洁的行为而付出代价。
再说回自杀,这在某种意义上只能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所以我粗略地将那些逝去的灵魂分为两类——‘利用者’和‘洁净物’。
‘利用者’就是利用自身的死亡来达成自身之外的某些事情,他们的灵魂是肮脏的,无论在道德怎样的洗刷下,无论生前带有如何功名战绩……
不怀敬意的死亡就是肮脏的,如同赌博中的‘出千’——‘你需要在获利之前承担起响应的代价’……虽然代价往往远超利益,人们却乐此不疲——当一个人真正一无所有的时候常常会选择‘赌博’,用仅有的生命做赌注,赌一个转机。
被推上赌桌的灵魂就是肮脏的。
而‘洁净物’是指那些除了死亡以外毫无目的的‘洁净’灵魂——纯灰,毫无生机。
宛如在淫窟被从小调教的‘野兽’,思想中只有对性的渴求……因为这样会使‘它’免于鞭绳和棍棒,就像赴死之人能免于‘活’的鞭绳和棍棒一样。
他们在‘活’里接受调教,终于是将‘死’深深地烙印在脑子里。
他们不会赌博,因为相信自己的生命就应该奉献给死亡,这明了的指向,正是灵魂‘洁净’的证明。
我不相信什么生命无价,也并不觉得生命有多高贵,尽管并不会死亡,但仍要做好随时会不省人事的准备——如果捏死蝼蚁,那么也要做好被当做蝼蚁捏死的准备。
世界在一些东西的微妙操控下是相对平衡的。
我尊重生,也尊重死。
既然有东西死去,那就会有东西诞生,像我这么无情无义的人,仍会歌颂降生的孩童,仍会敬畏已逝的生命。
总之,自杀这种事……啧。”
“你最好继续说。”
“我并不劝导死亡,但要尊敬死亡,尊敬生命……滞空前先确定自己脚下有没有人在叫嚣;持刀前先想想溢出的鲜血如何收集处理;悬绫前先思考多久才能失去意识;注射前先问问自己是否会在痛苦中存活。
……人在真正要自我了断前是不会想这些问题的,他们会不顾一切地赴死……拥有理智却无法阻止,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防止案件发生的。
这么说吧,我们无能为力。
唯有向那洁净的赴死之人,鞠以最后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