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需要加以解释的内容其实并不多,但我还是单独的列成了一更。
首先说些轻松的,就是这三章里面我有很多次同一句话里连用多个人称代词,我相信以各位资深中国人的能力是有本事理解分别指代谁的。如果实在有无法理解的就来评论区私戳我吧,我会有针对性的一一解答,在这里就不统一列出来说了。
然后还是师父分裂元神给小骨的事,这是一个很有风险的做法,师父有这个决绝说干就干了,其实是很令人感动,也很令人敬佩的。
我来说一下在我文中设定分裂元神的代价:(哪怕有神谕加持)分裂元神会受伤,伤好之后法力也能随之恢复,却再也不可能超过分裂元神之前的实力。然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实力已经达到上限以后依然冲破更高层的境界,并道九重天瑶池完成了洗尘礼可以消除分裂元神带来的代价,修为可以进一步提高。
说的简单一点,东华四百年前也分裂了一次元神,但是他还是突破十重天了,只是并没有完成洗尘礼,此时他返回长留山,接下来会去完成属于他的洗尘礼,也就意味着他的法力日后还可以又进一步的提高。再来说白子画,因为他已经突破十重天并且完成了洗尘礼,这样一来这次他分裂元神以后法力上限就已经定格,不可能再有进一步的提高。
(我写这样的设定完全是因为很反感主角光环这码事,最反感的就是所有剧的男主都肩负着当救世主的责任。所以会安排东华的实力超过白子画。但是放心,他俩之间不会再有钩心斗角的情况了,他们两个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关于周寒锐的一干心理活动。害怕因为这一个案子招到若干若干的打击报复之类的所以打算开溜,这里不是铺垫,后面没有对应的他被打击报复的情节(但他阁里其他弟子会遇到这样的情节)。这里只是一个反衬,用所有人的自私去反衬相对而言的花千骨的更坦荡(不能说她无私,她犯下大错本质也是自私,所以我说的是更坦荡)。
周寒锐离场的时候走的很慢,很慢很慢,东华说周寒锐这小子还算好心,难得的好心一次。行刑的时候要封场要清场,很大原因是为了避免误伤无辜,周寒锐的位置和离场的路线注定处于一个被误伤风险极高的位置,所以东华就要停,不能继续动手,否则就会有很大的可能会误伤到他。然后东华迫不得已的寒冷暂停,花小骨就有机会喘息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东华好心办坏事。他是好心的,但是用错了方法,这世间的事情很多都是这个样子的,不是你想要什么效果就能达到什么效果,很有可能是你出自好心,去办了一件事情,结果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结果造成好心办坏事的局面,东华面临的就是这样尴尬形势。
云隐师兄的表现。他不是从现实上的不信任,他是从情感上的不敢去信任。没有办法的迫,不得已而为之,谁都有谁的不得已,他也有他想要保护的人,可有的时候很多情况下不能当面的把自己的真实目的说出来,要换一种方法。云隐师兄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境地,如果明说的话很有可能会得罪仙界巨头长留山会得罪整个仙界如果不说的话,很有可能就保不住他想保住的人了,所以他只能选择这样一种暗说,暗里敲打的形式。
师父冲冠一怒为红颜(也包括质疑东华摩严和笙萧默)我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一定有很多人想看这个情节,这个情节是大家梦寐以求很久的了,我这么说吧,次数不会多,但一定会有,有些东西说多了就没有意思了,点到为止即可。
而且他也是个正常人啊,自己心上人被折磨成这个样子,他不生气才怪,才见鬼嘞。然后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悲哀吧,他……挺难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有些时候也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就像我在蜀山叶桐案那个大情节里面写到的那样,都是同样的道理。看到了吧,那个情节里面的很多细节就用到了用过来了,有体现了(就比如小骨会比原著和骨剧里面更理解师父的抉择)。还是同样的说法,很多事情不用重复的说,一次两次传达出来就足够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不用说的那么死,一个事情可以有很多种解读,这里我不多做解读,还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
还是来说这一段很有争议的情节,因为小骨是凡人修仙,还是不能把她和那些父母都是仙人的在一起比较,既然她的起点是凡人,还是用凡人的层次来衡量。首先他在做出盗神器的这个决定,而且去行动的时候她已经成年了(原著骨剧十九,本文二十四),是完全具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根据量刑年龄12×10变成120这种说法完全是扯淡,我说着玩的,开玩笑的不做数。)他已经完全具有行为能力了,应该,也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既然自己做出了选择,还是自己去负责,还是我说了很多次那句老生常谈的那句话,她这为了师父可以不顾一切的想法,真的很危险,如果以后要有一番新的大作为的话,这样的想法是要不得的,必须要去掉,这次的的处置就是一个契机,我想借用这样的一个契机,迫使她改掉这个毛病。
其实这一段情节是非常非常的难以去把握的,这一段情节真的很难写,几天的行程却远远比其他的推进式情节要难写的多,其他前进式情节可能一个情节结束就很长时间过去了,但是这一个情节一个情节,总情节结束也就是几天。可能在文中也就是几天的时间,真的非常难写的。这一段要考虑到自己本来的设定和读者的需求要做很多的斟酌改动,推进,更文都很慢很慢,也很难很难写。
我可以不谦虚的这么说,从开始设计设定到动笔开写,写这一段过程中,我也在很多考虑到读者的感受想法需求,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在维持我的原设定的同时去思考怎么写都让大家更能接受这样一个决定,但是现在的反馈看来依然是众口难调,很多人对我这种写法都很不满,很不满,认为既然已经正视并接受自己的感情,还有前世的记忆,不应该这么无情狠心的同意这样一种极其残忍的处罚,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我不会因为其他人的反对就放弃我这种写法。这是我的个性,我不想改变的。
这样原创写法(在中毒之后维持原著原判并且不改判不替受罚),在同类文里(小骨无记忆,师父有记忆有爱情)几乎是没有的,我是头一个,本来这样的首创压力就很大,而且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反对,我也做出了很多很多的让步和解决,就是为了去迎合大家的想法,但是有些东西不是迎合的来的。
唉,可惜效果还是并不佳,我能清楚的感受的到,自从36,37,38章开始就是人气下降的很快,还是有很多人不支持,不认可我这种写法。
我也知道,我这种写法虽然可能对于情感方面来说不是优选,但是他至少更偏向于现实,传达的是也一种济世的情怀,而不是感情凌驾于一切之上。说句题外话,说说我为写这一段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研究:我为了写这一段,甚至还专门翻过我国的刑法,看过现代法律对于类似情节的处置。你们也可以去看,在刑法里面也有规定,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一句情有可原就能原谅的。在很多重大情况下,过失犯罪也是不能轻判或者放人的,小骨的情况就属于这种类型。本来应该拍一张那个照片发上当证据的,但是我那本刑法在家里,我现在在外地上大学。
都写到这里了,我还是想说句几句和这本作品没有关系的题外话,是我作为一个业余作家自己的思考吧。
很多时候我在想,唐朝有唐诗,宋朝有宋词,元朝有元曲名,明有明传奇,清有清小说,就是在民国时期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乱世佳人,乱世中的情怀。现在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能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什么?是淘宝是天猫,还是那些丢到人群里就基本上找不到的网络作品?我可以很悲哀的表示,我们几乎没有给我们的后代留下有价值的东西。留下几篇值得研究的作品,也都是对于过去的思考,对于过去的研究,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对于现代好像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可留给我们后人来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民思想。(专指文学作品吧,总不能把那些政策性思想文件东西拿来和这边一起讲)
我认为现在很多的文学,文艺类的作品普遍缺少一种厚重感,缺少对现实的一种思考。我认为做文艺工作者吧,在创作文艺作品的时候,不管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都应该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思考和一种很宽大的情怀,而不是像现在的很多很多作品一样,完全是爱情至上。文艺作品这个东西本身它传达出来的就是应该一种正能量,所以说点到为止吧。再多的,我也没有办法继续解释下去。
最后,我在我用在百度上看到的一句评论来结尾吧(直接上截图吧,这个是我给《香蜜沉沉烬如霜》写的评论,然后后面的跟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