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太阳羞涩的露出了脸庞,也就意味着到了第二天,昭君回到营地内,又经过一番整顿他们就踏上了去长安的征程,翻过秦岭,离长安就不远了。
走了,大约二十来里路,长安的朱雀门已在眼前,此时昭君心情无法述说,这扇门后又是怎样的一番盛景呢?
从秦岭山下来,下面就有了许多小村庄,村庄中也是其乐融融,安宁。
“公主,前面不远处,就是朱雀门的关卡了,我们没有陛下的命令是不能踏入长安的。也只能护您自此了。”
“你们也辛苦了,接下来就让我自己走吧。”昭君温和地道。
将士们得到命令后向昭君回了礼,就往回走了。不时他们的身影都消失于这硕大的秦岭之中。
昭君自行来到朱雀门的关卡处,拿出了当初陛下给他的通关文牒,由于昭君的通关文牒与别的文牒有些不同,守关卡的士兵们一下子知道了她的身份。欲行礼,昭君微微一笑摇摇头,她可不想让世人都知道她回来了,她只想一个人独自逛一逛长安一个平民身份,毕竟陛下也算着她回来的日期该到了,进了宫陛下可不一定会让她出来的。
将士们处在犹豫之中,没有放昭君进去。
"不让我走?"
“这…您回来了,是头等大事,不让陛下知道我们可是头罪呀!”
"我只是想逛一下长安,等我玩够了,我自己会进宫,与你们无关,若真的发生了此类事,全由我担着吧!我不会涉及你们的。”
将士们仍然犹豫不决。
"哼,你们不放我进去,是想怎么样?这难道不是罪吗?”
“好吧!那公主殿下,你也要言而有信。”
"一定!一定!”昭君向朱雀门中跑去高兴的回头说到。
话说此时大唐的长安是真心的繁华。香烟馥郁,箫鼓喧阗,笙歌神瑶。才子名士,王孙贵冑,布衣平民,巾帼红袖都是这盛世一景,人潮一流。云因白首坠卧而可白首清芬;剑因佳人矫动而可动四方;酒因八仙畅饮儿而可晲天子。驾白鹿以访名山,辞彩云而泛轻舟,登古楼而吹玉笛,每一幕,每一景都无比让人心动不已。都是盛世太平,繁华。
这么多年了,大唐果然更繁荣了,那一定没有下一个王昭君了吧?为了保住盛景而去作为和亲公主。这样那些皇宫贵族的女孩都可以找到自己心爱的人,与他白首不相离。而不像昭君曾远在大漠,孤独无依,;如今归来也不知道归宿在何方,今后又有何为?
昭君又想到了陛下,但那个梦中神秘人的话又在她脑中骤然显现出来。这使她不知道该相信谁?陛下,这么多年来,真的只是在利用她?还有那个过客又是谁呢?
“算了,不想了,这么多年没有回来了,玉环姐姐肯定会想我吧?去给她个惊喜!"一边说着一边走向了杨玉环所在的舞街坊。
这里可比先前的那街的人多的多了,毕竟风月之地,王公贵族纨绔子弟,聚集于此。也都听说杨玉环的美貌在长安城数一数二都想目睹。
为了避免与这些人接触,昭君走从舞街坊的后门绕进了舞坊。
昭君凭着自己的记忆找到了杨玉环歇地,敲了几下门。
里面有个温柔的声音,回话道:“说了不见,干嘛这样执着呢?”
“唉,玉环姐姐,果然桃花运永远都是那么好。”昭君在门外边笑边说。
“是昭君妹妹?”杨玉环惊奇惊讶的问。但脚步也是不停地往门边赶,希望快点开门,看看门外这多年未见的故人。
门展开了,一张笑容满面的的脸庞显露杨玉环的面前。两人喜极而泣,紧紧相拥。之后便虚寒问暖。
经过一番对话后,王昭君开玩笑的说:“这么多年了,难道玉环姐姐还没有心仪的对象吗?”
“呵呵,长安虽处繁华,但我身处青楼,虽卖艺不卖身,但…"杨玉环没有再说下去。
“虽然处在这样的地方,但我相信定有真心待你之人。”昭君安慰杨玉环道。
“古人云: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心在世俗之中,不动不伤。这么多年了,我也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昭君虽然不认同杨玉环的看法,但也无话可说,于是两人都沉默了很长的时间。
此时杨玉环开口到:“进宫中,见陛下吧他知道你回来了肯定会很高兴。"
昭君,没有回答,沉默了一会儿说:“玉环姐姐,你知道谁可以引人入梦吗?”
“好端端的问这个干嘛?”
“好姐姐,求你告诉我的啦!”
“稷下,庄周。”
“怎么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