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时间回到2013年,开业已经两年,我对忙于全职工作与小舞蹈中心之间,乐此不疲。时间过得很快,日子也过得很充实,由于舞蹈学校只有周末的学生比较多,平时周一到周五我忙着外企的朝九晚五的工作,周六周日驻守在学校和家长们聊天,聊着课程,有心无意的捞着家长。不达70个平方的教室当时已经达到了近50名学员,周末从早上9点到晚上6点全部排上课。我招了一个全职的前台老师,几个长期兼职专业的舞蹈老师,专门负责周末上课,还有一个住在附近的实习生作为周末兼职行政助理。
小学校开得热热闹闹,日子过得忙忙碌碌。
那段时间我一心想要把学校做好,和我的合伙人,朋友最多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把学校做好?”
要怎样才能把学校做好?如何才叫做真正的做好学校?两年了,现在的状态是不是就算好了呢?我是不是走上了与初衷的岔路?
当初我和合伙人莉莉的想法是像希望学校能够像生意盎然的玫红色的小花一样开在大家身边。看着财务数据,两年过去了,除了充实和忙碌,我的生活中并没有留下什么。
那时的小学校后面有一条四季春意盎然的小河,春夏杨柳清,秋冬银杏叶黄,偶尔有些当地的居民过来钓鱼,环境是极好的,很是惬意。我喜欢把车停在那边,思考...想得最多的还是怎么增加学生,怎么把营业额做大。花了无数次的想要把账算出更多的盈利,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结论就是我算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呢?
看似热闹的周末两天,但是冷冷清清的平日里的五天时间。租金员工工资,不管我怎么计算,我都看不到盈余的钱。还如何谈要在大家身边开朵朵的“小花学校”?当时的我很多不明白,日子还是这样忙忙碌碌的过着。
但是倒是有些小事,现在想起来十分有趣。
那时的小学校的位置坐落在上海闵行区的郊区的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坐落在当时上海最大的动迁房社区,和别墅公寓区的中间,周围由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和一些社区话配套的私立国际幼儿园。因为是新的社区,在我的印象中四周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环境自然是甚好。并且还有大片的草地,夏天的时候有人组织小型的高尔夫比赛。天若晴朗,还可以放风筝。当地人,市中心动迁过来的,以及一些买得起几千万豪宅的大老板们,这三部分人共同住在这个周围五公里生活圈。一面是熙熙攘攘的当地人和动迁房的居民社区,一边是每平方人口密度不足10人的高档社区,看似与我无关,其实人都是平等,难道不是吗?
Yoyo是个4岁的小女孩,她乖巧灵动,大大的眼睛,有点自然卷翘的头发,像极了洋娃娃。每到周末都是由妈妈从海洋城那边富人区那边领过来,学习芭蕾舞。
记得有一次yoyo的雨伞落在学校,她妈让我送到她家。从学校到海洋城差不多开车两公里的距离,沿途景色如春,马路中间是修着很好的杜鹃花,小雏菊,随风盈盈的仿佛看着我点着头。自从开了小花后,我就十分的喜欢花,看到各种各样片地的花都好像是向我预示着什么.....
车在一栋豪宅前停了下来,我拿着雨伞下了车。仔细的看了看这栋房子,粉红色的蔷薇花透过蛋黄色的墙开了出来,有两个车库,一个车库停着一辆B开头的车,另一个车库关着,黑色的铁门紧闭着。
我按响了门铃~嘀~
佣人应了门铃,我道明是来还伞,门开了。我本以为看到是如同样板房的豪华装修,准备好换鞋。其实不然,映入眼帘的是花园,没错是两层的花园,面前是两个小型莲花池,莲花盛开。莲花池的上一层围绕着精心搭理的蝴蝶兰紫色的,第三层才是房间。完全是一个四合院的格局。YOYO妈妈从三层的房间里出来,热情的打招呼。我向佣人阿姨递过雨伞,向yo妈惊叹道:"你们家好大呀!"
"大吗?我还觉得不够住~"yo妈回答
"不够住?你们家住多少人"我不解道。
"加阿姨四个人..."yo妈回答,看了看一脸不理解的我,转了转话题:"谢谢,花花老师亲自送伞来啊~"
"啊~额~不用客气,应该做的...."我有些不好意思,挥了挥手与其道别,然后转身离开。
那时我们收费才几百块,并要求家长每季度续一次费。可是我们发现每次要续费的时候,可爱的yoyo的家都要迟那么一两周。行政和实习老师都催到不好意思了,她的外婆才会乐呵呵的到前台付现金。然后又乐呵呵的抱着yoyo离开。
有一天,yoyo的外婆又来续费了,她优雅的打开钱包,拿出学费,先是眯着眼睛看了一下我,然后把钱递给我,问我:
“这里的学费我是否可以一下子支付一年的?每两个付次费用实在太麻烦了,像我们yoyo的幼儿园一个月就收你们一年的学费~”
她这么突然一问,把我问住了,我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她,脑海里飞快的闪过一个声音"一个月相当于一年的学费...."
我愣了愣,接过学费,尴尬的笑了笑:“我们有规定,还是只能一期一期的付款,呵呵,要麻烦您了。”
我把收据递给她,老人家无奈的抿了抿嘴,接过收据,转头又乐呵呵的牵着自己的孙女的手离开了。
祖孙两的背影消失在夕阳中,我陷入了迷茫,现在想想我似乎明白了,每次的学费延迟是因为麻烦,她希望一次性付完一年的费用,免去每次续费核对的手续。只要我回答说可以付一年的学费,当时我收到的学费就是一年的而不是每个季度一次又一次催费的工作。一方面帮助客户省去麻烦,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我们自己本身的工作量,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相比50个学生一年200次的学费,直接变成50次,工作效率直接提升了400%。只能够说虽然我已经开了两年的学校,当时的我还只是一个自己雇的员工,太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