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阿北后来得知,那位清秀的女孩,名叫红烛。
红烛家位于潇湘村的临村——沐露村,两村虽隔河相望,但风景却格外不同。沐露村的风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轮美奂。宽阔平坦的土地,孕育了乡村人豪爽坦荡的胸怀。清晨的沐露村,柔和的阳光在恬静的地上自由奔波,抽穗的油菜花传来一阵阵清新的香味,从田间漫漫漾开。那些放下农具点燃劣质卷烟的男人们,眯着眼,沉思着,内心一片沉醉。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照在他们黝黑的脸上,憨厚的笑容里一片纯洁。在他们的骨子里,只有坚韧不拔之志,只有劳动的朴素哲学。
沐露村的风景,每一处都是美的。不但景美,人也美。人们善良无私的精神,无时无刻在生命的土地上演绎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沐露村的村民都看在眼里,整个大地都看在眼里,全世界都看在眼里。因此,沐露村素有美誉“最美村庄”
红烛家在生命河附近,景色秀丽宜人。她家是沐露村最有钱的“好地主”,助人为乐,积德行善是她们的宗旨。
沐露村适宜种棉花,年头来,只有棉花能卖个好价钱。沐露村的棉花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红烛家之所以有钱,就是因为棉花而富有起来的。红烛喜欢棉花,她喜欢棉花柔软的手感,她喜欢棉花淡淡的白色。年到初秋,雪似的棉花伴随春余的柳絮,纷纷扬扬落在沐露村的各家各户,给沐露村添加了不少色彩。
这就是沐露村,一个美丽富饶的村庄。
(4)
阿北为了不让奶奶去生命河打水时受苦受累,决定往后的日子他帮助奶奶打水。这个决定,阿北很早就想好了,但一直没有说出来。今天,他终鼓足勇气,说出了这个决定。
奶奶起初没有同意,后来不知有什么新的想法,她同意了。
第二天凌晨三点,趁阿沐还在熟睡,阿北和奶奶带好竹蘖,出发了。他们要长途跋涉五公里,经过一片沙漠,一片荒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生命河。
出发时,天空黑漆漆的,不见一丝光芒,到达生命河时,天已经半亮了。天空翻出了鱼肚皮,清晨第一缕温暖的阳光酒在阿北与奶奶的脸上,身上,虽然只是微弱的一丝的光,依他们看来却倍感温暖。
阿北打算捉鱼,给妹妹熬点鱼汤喝,补充营养,奶奶准备打满满满一整筐的水,维持一家三口人的供水问题。
伴随着第一条云彩的出现,他们开始行动了。
阿北似乎把捉鱼当做了一种爱好,撸起袖子和裤脚,仿佛要干一番“大事业”。轻柔的阳光轻轻地在他脸上轻抚着,不一会儿,已经打满了半筐鱼。
“阿北,阿北……”
此时此刻,婉转细腻的声音再次出现在他的耳朵里,一股温柔的力量他的心中徘徊。环顾四周,眺目望去,除了他和奶奶,再没有其他人的出现,红烛的声音从何传来?
阿北以为自己听错了,继续捉起了鱼。
“阿北,我在这儿……”红烛的声音再次回荡在他的耳边,阿北放下竹蘖,打算在附近寻找她。
找了许久,他也没发现她的身影。此时,阿北气喘吁吁地来到生命河边,静静的望着湖面。
河水缓缓流动着,发出清脆美妙的声音,时不时游过几条小鱼,一只只,一群群,在水流中欢呼跳跃。
也许,他可能幻觉了。
阿北看到水面上,他和红烛正在开心的玩耍,欢呼,此时此刻的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他仿佛将水面当作了温暖舒适的地毯,曾多次想要躺在上面,但不知什么原因,迟迟不肯迈出这一步。
快要打完水的奶奶看到这一情形,没有特意留意,认为阿北正在玩耍,正在思考人生。
终于,阿北迈出了艰难的一步,躺在了“地毯”上。
此时此刻,死神离他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