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安泰八年,君王勒俭持政,百姓安居乐业。
此年三月,丞相家的小女出生。
——
庭院里的杏树上,一个嫩绿的小花苞从枝桠里悄悄冒出了头,一点粉白色藏在其中,煞是可爱。没过几日,枝桠上又多见一抹粉白,紧接着,是愈来愈多的小花骨朵儿。一时间,树上好不风光。然而,它们却皆在静静等待着,不远后悄然绽放的那一天。
丞相宋潜溪在室内坐着,旁边是快要冷却的新茶,他却没有丝毫要饮用的想法。
他的一颗心都牵挂在了屋里的人儿身上。屋里是他的妻,
正在生死收关之间,为了他们即将诞生的麟儿。
“生了,夫人生了!是个小姐。”屋里传来
产婆和丫鬟激动的声音,随之而来的是婴儿
啼哭的声音。宋潜溪再也坐不住了,急急忙
忙地起身,进屋直奔丞相夫人柳青。
直到房内床前,宋潜溪才堪堪停住脚步。他坐在柳青的床边,拉起她的手,轻唤了一声“卿卿”,眼里满是心疼。只见丞相夫人柳青费
力地睁开双眼,见到是宋潜溪,回以满足一笑,便昏睡了过去。
宋潜溪大惊失色,产婆急忙上前恭敬说道:“禀告老爷,夫人这是因为生产耗费了大量精力,故这才不堪睡了过去。”丞相宋潜溪微微点头,饱含怜惜地看了一眼丞相夫人柳青后,忽然问道:“孩子呢?”
丞相夫人身边的侍女来秋将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抱到丞相宋潜溪面前,宋潜溪从侍女手中接过孩子,以不甚熟练的姿势抱着,却仿若对待一件珍宝,小心翼翼。丞相看着婴儿稚嫩的面容,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宋潜溪对着婴儿说话,好像一个人自言自语。“你娘亲说,让我给你取名,我想了很久啊,都觉得配不上你,今日却忽然想到了。”
丞相顿了顿,继续说道:“从今天起,你就叫捻之吧。”
姑娘捻之杏花一朵,
以物定情,愿生生世世还能再见花般娇颜。
“我的小捻之啊。”
丞相夫人生下嫡小姐,恰逢阳春三月,一院杏花皆开。丞相大喜,府中同庆。
同年六月,临安侯府的嫡小姐也出生了,名叫做蓁蓁。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既然故事的女主人公都出生了,那么故事也要拉开序幕了。就从父辈之间的关系开始说起吧。
要说这丞相府和临安候府,都在同条街上,丞相和临安候两人还是邻居的关系。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没成想这俩人的关系却势同水火。坊间传闻,这是因为临安候夫人,当年冠绝京城的第一才女。有着闭月羞花之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年她亦是不少英年才俊心中爱慕的对象,宋潜溪便是其中之一。
当年的宋潜溪官还未致丞相,他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文弱书生,也是陛下钦点的状元郎,赴过琼林宴,打马御街前。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抽招。年轻时候的宋潜溪是翩翩书生,风华正茂,又是芝兰玉树,可谓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亦是京城不是闺阁少女心中的最佳夫婿人选。没成想,这位年轻的状元郎,心上却早已有了喜欢的人儿。那人是尚书府的大小姐——温画梧。也就是后来的临安侯夫人。
初见时的惊鸿一瞥,宋潜溪在不经意间却记了很多年。年少时候的宋潜溪,意气风发,在喜欢的人面前却始终一言不发。宋潜溪将这份爱暗略藏在心底,为了离她更近一步,他默默无闻,却始终在努力往高处走。
等到他有一定能力的时候,满心欢喜的准备下聘娶她时,收到的却是她要成亲的消息,他终究是,去晚了一步。尚书府小姐和临安候世子,他们是多么天造地设的一对啊。宋潜溪将心中的苦涩默默掩去,他望着那张下人送过来的大红色的请柬,鲜艳夺目。而后深深地看了一眼,狠心别开了头,在心里暗暗做了一个决定。
去吧,去见她身着红妆的样子,去祝她幸福。
后来,宋潜溪一步步做到了丞相之位,身边却始终无良人相伴。直到遇见宋捻之她娘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