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秦说到这里,突然惨然一笑,说:“阿宁你知道么,我十二岁那一年,就已经订了亲。对方是四大世家之首王家的嫡长女。我听人说,她样貌娇美,知书达理,从小学习丹青,与我兴趣相投,仿佛天造地设的一般。我那时只觉得,天下之间,所有好事都到了我身上……”
楚宁听得心惊胆战,终于忍不住出声阻止:“兄长,那些都过去了……况且,楼兰姐姐对你也很好、非常好……”
他还未满十三岁,还不懂人情世故,本来楚秦不该说这些给他听,但是偌大的楚府,除了他自小带在身边的楚宁,楚秦估计也找不到别人,听他这一番发自肺腑的感叹了。
此刻听到楚宁这么说,楚秦脸上的笑容褪去,只剩下一片惨然。
他长叹一口气,看着明灭的烛火,轻声地说:“是啊,晴儿确实很好,我当初……早知今日,就不该招惹她的。”
楚宁只觉得心里有一团巨大的阴影袭来,在他不在的时候,楚府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故。
他焦急地半跪下来,想看清楚低着头的楚秦脸上的表情,急匆匆地说:“兄长,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楚秦薄唇轻启,耳边传来的声音,仿佛惊天巨雷炸开:“新皇登基,爷爷官复原职,父亲将要入阁,我们……要举家回京了。”
楚宁瞪大了一双丹凤眼,那双眼里一点一点地弥漫出惊恐来:“那楼兰姐姐……你们……”
烛火明灭中,楚宁看不清楚秦的表情,他只听到楚秦沙哑的、但斩钉截铁的声音:“我们三日之后,连夜离开。此事已定,阿宁,你记住,你是楚家的子孙。”
可是楼兰姐姐怎么办?
楚宁没有问出口,他死死地抓住楚秦的衣服,想要尖叫,想要跳起来指责,想要发问。
但是他什么都没做到。
因为他颈间一痛,就晕了过去。
楚秦太了解他了,说完这些之后,就打晕了他……
来的时候,说是上任,其实等于全族流放,千里奔波,只得几辆简陋的马车。
离去的时候,星夜奔驰,楚家的车队几乎不休息,生怕节外生枝。
毕竟只差十天楼兰晴就要和楚宁成婚了,所有人都暗暗害怕,他们不告而别,若是楼兰晴追上来,只怕当日镇上毒虫遮天的画面将会再次重演。
但是,让所有人都奇怪的是,身后毫无动静。他们紧张地赶了三个多月的路,终于在隆冬之前,回到了京城。
族中有些在南疆出生的孩子一脸好奇地看着这个庞大而又繁华的城市,他们自出生以来,从未见到过如此繁盛的场景。
楚宁看着这盛世浮华,看着马车里面一脸深深的怀念往外看着的楚秦。
他闹了一路,甚至说出了要一个人回去的话,但是到此刻,就算再怎么愤愤不平,楚宁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过了十二年,楚家所有的长辈,都心心念念,想着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回到这个地方。
因为看过这繁华盛世,心怀大抱负、才华横溢的人,哪里又真的能安安静静地在一个谁都不知道的瘴气毒虫横生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度过此生。
“阿宁,你看看,这就是我们楚家的故地。”
楚秦卷起马车帘,外面游人如织。
沿街两畔琳琅满目的小商品,酒楼里传出的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声音,说书人铿锵有力的声音……
“你的母亲,就在这里长大。”楚秦突然说道。
楚宁心里一震。
从小到大,他几乎没有听人说起过任何关于母亲的事情,此刻听到楚秦主动开口,一双丹凤眼瞪得大大的,再也无暇顾及其他。
楚秦似乎也是感触极深,这时候带着怀念的语气缓慢道来。
“你母亲虽是小门小户的女儿,但她知书达理,她最喜欢隔壁街上陈婆子做的衣服,也喜欢陈氏糕点的梅花果子。他们,都是很好的人……”
听到这里,楚宁也低落起来。
他对于京城的抵触一点点消失了。
正如同楚秦所说,他怎么能恨这里呢,这里是他母亲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他隔着时间和空间,都能触摸到母亲曾经的痕迹。
可是,他们就这么离开了……
楚宁七岁就认识楼兰晴,一直就喜欢做她和楚秦的小尾巴,去年开始,为了筹备婚事,楚宁与楼兰晴相处的时间,比楚秦跟楼兰晴都久。
楼兰晴只比楚宁大两岁,相处多年,两人感情极好,仿佛姐弟一般。
此时自己跟着整个家族的人一起,背叛了楼兰晴,楚宁的心情是极其矛盾的。
他忍不住问:“楼兰姐姐与你一起服了同心蛊,你不告而别,万一她以为你出事了,你们……”
楚秦却一笑,摸了摸楚宁的脑袋,没有出声。
楚宁迷茫又难过。可惜,时间并不随着他一个少年的矛盾和难过而停止。
楚家人浩浩荡荡地回到了京城。新皇初登基,根基不稳,正需要楚家的支持。
祖父官复原职,虽然年纪大了,并不能在这位置坐多久,但是楚秦的父亲,常家祖父的嫡长子,年纪轻轻已经入阁,只等着熬够资历,就能顺理成章地接替父亲的位置。
楚秦这个嫡长孙,在楚家小辈之中,一直是最为谣言的存在,顿时也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
而楚秦闭门谢客,一年多未曾见人……
次年科考,楚秦以一篇锦绣华章,金殿夺魁。
这一篇针对地方民乱频发的状况,而提出的融合、治理蛮夷之族的文章,条理清晰又可行度极高,写到了新皇心中。
新皇大悦,当庭赐了六品文职,负责编修风土录。
外人只觉得可惜,但是明眼人清楚,这编修清贵不说,有楚家的背景在,等编完了,只怕连升三级也不一定。
而这些,楚秦并不太关心。
所有的楚家人都喜气洋洋,男人们都得了大大小小的职位,走路都风风火火。
孩子们都被送去学堂念书,四书五经学不好,算学学好了,就丢去家中的铺面当个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