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斜阳草木深,风声瑟瑟,城门尽头有一红衣女子,望向关外,沉寂无声。
这是,我等你的第十三个年头。
我是长安乐坊中的乐师,虽是女子,但也清白。为生计所迫,留在乐坊中,曲曲琵琶,笑迎宾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客人们这样形容我的乐声。
我疲倦于这样的生活,也会偷偷出去逛逛这个长安城。
那是一个元宵节,阖家欢乐,笑声充盈着这座不夜城,我在夜市中信步慢行,花灯各式各样,玉兔,蝴蝶,……各有不同。不防遇到了一个窃贼,等我发觉,荷包已然被偷。“我的荷包,谁能帮帮我”我的声音显得有些无助,我追过去,步子有些慢,本以为,追不回了。
忽听少年清澈的声音,“姑娘,这是你丢失的荷包吗?”我抬头,看到一个穿着官服的少年。应该,是巡捕之类的吧,少年意气风发,和我以往见过的人都不一样。“多谢大人,这是小女子的荷包。”我答道。“没事,姑娘,这是我应该做的。”他有些不好意思。
“小女子洛楠,你叫我小楠就行。敢问大人名讳?”我看着他问道。
着官服的男子笑的羞涩,“在下沈安,姑娘不敢当,这是我应该做的。”
“大人有约吗?”我是有同他一道赏花灯的意思的。
“还未有约,抱歉姑娘,我还有公职在身,怕是不能和姑娘在这闲谈了。”他回答道。
“那好吧,恭送大人。”真是个固执的人,我心想。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总觉得有几分像当年的我。
下次再见到你,你官职已升,来我乐坊,点我一曲琵琶,我笑迎大人,大人眉目间多了几分英气,闲谈间知你已从军。
小公子也想学将军征战四方了?我想。
“不知大人想听什么曲子”我问。“都可,乐师技艺精湛自然弹什么都好听。”他答。
我们就是这样简单地相处,你来了,我给你弹曲子。我们聊风月,不动情。
你来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月一次,两月一次,或者更久。
慢慢地,一年,两年……
我的眼里渐渐被你填满,我以为我成了你的知己。可你依旧只谈风月,不动情。
你真的不爱我吗?
我曾在许多你看不到的地方偷偷瞧你一眼,也曾因你红了眼。我目送你离去的身影,我也数不清多少次了。
后来,你有一天来找我,特别高兴。你同我讲,前不久,你结识了秦家御史的小女儿,你说,你们两个在一起了。父母也都没有反对,你想娶她了,你还问我高不高兴。我当然为你高兴,我答。秦家的小女儿,我听过的,朱雀街出名的才女,温婉大方。
“沈安,我祝你幸福”我说
“你也一样,小楠”你答。
我拿出酒,为你斟满,我敬你,你没有拒绝。那晚,我们都喝多了,你这人酒力不好,以往我们都是浅酌即可。
你喝醉了,睡了。我也喝多了,可我酒力比你好,我还有些清醒。我叫了叫你的名字,你不应。知道你真的睡去之后,我哭了,由最初的小声,声音越来越大,我咬住了胳膊,让哭声停下,慢慢手臂流出了红色的血。
我第一次细细描画你的眉眼,我爱你啊,可你要成家了,我的自尊,不允许我再靠近你。
“沈安,淮安,再见了”我小声说。
半月之后,你大婚,我没有去。只听城中百姓讲过是怎样的郎才女貌。
呵,只谈风月,不动情。
骗子。
后来,你也来找过我,我都婉拒了。我让小厮给你带话“你已成家,乐坊,以后还是少来吧。”
坊主没有问过我怎么渐渐变了,她只是会在某次见到我的时候,叹一声气。
我们不再见后的第三年,你出征了,我没有去送你,我知道我太偏执,执念是要断的。
可我没有想到,那场战争中,你没有回来。
你留在了那段历史里。
时光流转,现在,是我等你的第十三个年头,我仍旧怀抱琵琶,熟稔你爱的曲子,他们都忘记你了,我却还记得。
你知道吗?我也曾是官家清白的女子。我也曾被人赞过琴棋书画。我们先遇到,我们度过了那么长的岁月,为什么你不会对我动心。
我在二八年华遇见你,沉寂如死水的心中泛起了涟漪。当时我就在想,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不经世事的小公子。遗憾的就是,我爱你时你不爱我,是从始至终吗?你可曾有过一瞬的心动?
我一人茕茕孑立,但我仍旧固执认为,我不能忘了你,不然,没人会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