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之战大捷,皇帝于晏清台设宴,诸位大臣皆可携家眷进宫,参加晚宴。
天刚擦黑,晏清台已是灯火通明。
李扶林客套寒暄了几句,丝竹声便悠悠地响了起来。宫中的丝竹舞乐都是极正统的,软绵绵的丝竹声听得人直打瞌睡。
顾珩曜百无聊赖地戳着碗里的豆腐,席间只有呜呜啦啦的催眠乐曲和千篇一律的歌舞,混杂着一些大臣说话敬酒的声音。
李扶林喝下大臣敬的酒,眼角余光扫到单手支着脑袋的某人,正有一下没一下地戳着碗里的豆腐,生无可恋的表情活像在坐牢。
今晚本就是为庆贺前线大捷设的宴,顾珩辰暂时回不来。顾珩曜作为顾珩辰唯一的弟弟,此时暗处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打量着他。他倒好,就晓得糟蹋粮食。
“珩曜,”李扶林招手示意顾珩曜过去,拍了拍身边的位置道,“来。”
李扶林声音不小,挨得近的几位妃子大臣都听得清清楚楚。
看来这位定北侯府的二公子的确深得圣心,他们得好好想想了。
顾珩曜看了看李扶林,又看了看被戳得稀烂的豆腐,坚定地摇了摇头说:“皇上,我觉得这里就很好。”
他要是坐过去了,在晚宴结束之前,都别想着走了。
周遭立刻响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瓷器碰撞之声,该说不愧是定北侯府的小少爷吗?皇上的面子都敢不给。
李扶林的脸色也有些难看,皇后已是许久没见过李扶林吃瘪的样子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这一笑,李扶林的脸更黑了:“皇后!”
皇后笑归笑,到底还是顾及了皇帝的颜面,“皇上,宫人说烟花准备好了,劳皇上移驾登楼阁。”
登楼阁建在宴清台上,略走几步便到了。李扶林一边让大臣们去登楼阁共赏烟花,一边不忘把顾珩曜抓到跟前来。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小子打的什么主意,今天晚宴没结束,他哪儿都别想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到登楼阁,顾珩曜整个人都不好了,他不想看烟花,他就想回洗华殿。
有几个人给他的感觉不太好,尤其是那个什么赵尚书,看他的眼神活像看集市上的猪肉。
……呸!那个老头儿才是猪肉!
烟花在空中毕毕剥剥地炸开,甚是热闹。京都很少燃放烟花,除开逢年过节,其他时候都须皇帝允许。
人群里传来惊叹声,顾珩曜免不得被这样的气氛感染,注意力也转移到了半空中五颜六色的烟花上。
隆隆炮声不绝于耳,顾珩曜突然感觉到有一道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
他顺着看过去,正对上那人的目光:“皇上?”
李扶林若无其事地移开眼,看向空中的烟花,好像刚刚只是不经意地一撇罢了。顾珩曜一头雾水,隐隐感觉有哪里不对,却又说不清楚是哪里不对。
身边传来一个有些沙哑的声音:“想回便回去吧。”
顾珩曜惊讶地看过去,李扶林却没看他,只是道:“天黑了,路不好走,看着点。”
烟花放完了,宫人们把之前为了看烟花而熄灭的蜡烛重新点上。不多时,登楼阁再一次亮如白昼。
有些眼尖的人发现一直站在皇上身边的顾小公子不见了,皇上看起来也并不意外,领着众人回到了晏清台。
丝竹声再一次响起,众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有人欢喜有人忧。
李扶林坐在主位上闷头喝酒,皇后适才站在他的身边,自然注意到了他刚刚看向顾珩曜的目光。
皇后当然知道他在看什么。她之前觉得顾珩曜不像。却忘了,有些相像,远胜过似曾相识的眉眼。
看着顾珩曜离开的背影,皇后轻声道:“真像啊。”
她的声音很轻也很小,连站在一旁的德妃都没听清楚。她原也不是要说给谁听的,只是突然的感慨罢了。
过了许久,在烟花将要熄灭之际,皇后才隐隐约约地听见皇帝的声音。
他说:“不像。”
皇后看了他一眼,轻轻一笑,没有再说什么。像与不像,皇帝心里清楚,她没必要上赶着去讨人嫌。
皇帝心情不佳,这场晚宴便也早早地散去了。皇后扶着摇摇晃晃的皇帝回寝殿,留下德妃善后。德妃自然是满脸笑容的答应了。
送走了一干大臣,德妃回到德宁殿,打发了殿内的宫人,只留了沁欢在旁伺候。
沁欢小心地帮她卸下发间的玉簪和金钗,再用木梳将头发一点点打理好。
“娘娘,奴婢伺候您就寝吧。”
德妃想着父亲同自己说的话,没听见沁欢的询问,沁欢只好又说了一遍。
德妃这才回过神来,却没有就寝的打算:“沁欢,你说父亲究竟想本宫做什么呢?”
沁欢低眉顺目地道:“奴婢愚钝。”
德妃听出她话间似有推辞之意,不满地道:“沁欢,你跟在本宫身边几十年了,当知道本宫最容不得旁人对本宫有半点欺瞒。”
沁欢从小在德妃身边伺候,对德妃的那些个规矩,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只是这事她委实不好说,若是她想错了,到时可就不是德妃怪不怪罪的问题了,而是这德宁殿换不换主子的问题了。
“老爷深谋远虑,奴婢实在……奴婢愚钝,不敢妄议。”沁欢道。
德妃不耐烦地道:“本宫让你说你便说。”
沁欢无法,只得硬着头皮道:“依奴婢之见,老爷是想让娘娘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德妃疑惑地道,“可是父亲明明让本宫多多注意淑贵妃。”
“是呀娘娘,老爷这不就是让您暂时别管前面的事,好好注意淑贵妃吗?”沁欢特地把注意二字说得极重。
注意淑贵妃吗?
说起来,从今年年初起,淑贵妃便一直抱病,淑湘殿的大门已是许久未曾打开了。
德妃也派人去打探过,可回来的人都说淑贵妃的确是身子不爽利,才足不出户在殿内养病。
难道这淑贵妃还有其他的打算不成?
德妃道:“沁欢,让淑湘殿的人注意着点,别忘了自己的本分。”
“是。”
淑湘殿内,一女子半倚在榻上看书,连身边的人说皇后来了,她也只是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皇后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般场景,挥手让伺候的宫人退下,走至塌边轻声道:“本宫今日,见到那孩子了。”
淑贵妃翻书的手一顿,还是把书放下了。
皇后坐到榻上,继续道:“的确很像。”
淑贵妃不以为然地道:“娘娘上次还说不像。”
皇后也不在意她话间若有似无的讽刺,只笑道:“年纪大了,总有看走眼的时候。”她停顿了一下,又道:“不过皇上说,不像。”
淑贵妃睁大了眼,有些惊讶,“皇上?”
皇后点头:“是,皇上说他不像。”
不像……吗?
“你该自己去看看。”
淑贵妃垂眸,淡淡地道:“既是不像,便不像吧。”
她不想去看,皇后也不勉强她。
有些道理未必不明白,都明白,都清楚,却还是没办法真正的放下。
兴许是年纪大了,也兴许是这宫里的日子太长了,就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曾经的人和事。
那年秋狩场上搭弓射箭的少年郎们,不经意间又入了谁家姑娘的心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