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我在老街等你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  殇忆文学社     

老街里的信

我在老街等你

      在城西的老街,有一家经营四十多年的川菜馆,店名秋有信。在本地兢兢业业的卖着盐帮菜,每天不单接待几条街的老主顾,也有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前来。

      周边几十里,他们家地道又美味的川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街道上的车马络绎不绝,店里永远是红红火火的景象。这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民的品味颇高,物价上升的飞快。但他们家,依然是紧贴着市场最实惠的价格,再加上独特的手艺,秋有信菜馆的红火,也并不觉得奇怪。

      这门手艺,是俊子在父亲那里学来的。至于父亲从哪儿学的,也无从考究。窗间过马,有信饭馆传到了俊子手中,小伙子三十出头,一身正气,待人宽和。去年,经媒人介绍,并与一名女子成婚。妻子名梅,光听名字,有着些许温柔的样子,可恰恰相反。梅性子火辣,嗓门极大,骂起街来,是一顶一的,虽有六个月的身孕,干起活来,可丝毫不落一个成年人。再加上俊子的性格,典型的“耙耳朵“。这个城西的小饭馆,一家人过着和和美美的生活。

     从父亲手里接下担子,不过才一年时间,却做的如鱼得水,他的老实肯干,他的诚信经营,让餐厅每天客如流水,源源不断。

     如今,父亲已经70多岁,是一个非常热心肠的老头,前些年,他还承担着“快递公司”的责任,只不过,那时候的“快递”大多是信,邮差把信统一放在秋有信这个餐厅,暂时由父亲保管,然后收信人可随时去取。

      一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只能是靠文字来表达对为生活,为时代,为祖国而远去的亲人和爱人的思念,那时候,信件成了唯一挂念对方的表达方式。

      自从儿子去年接管餐厅以后,他就仿佛变得无所事事,这几年通讯工具发达,大家基本不会写信,而村里也有专门管理快递的地方。所以,把一切交给儿子管理后,他更多的是与来消费的客人聊天,新老顾客都特别喜欢他的热情,他的诚恳,都愿意与他分享他们的故事。

      他讲述着这条老街的陈年往事,他还告诉客人为什么餐厅名叫秋有信?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话题讲述给不同的人听,他依然热情的款待着每一位来店里吃东西的人。

          说到秋有信的来源,那就不得不提起阿婆。

      阿婆是这家餐厅的常客,如今已经60多岁,她见证了餐厅一步步的成长。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是她5岁那年,父亲即将远行,带着一家人来这里吃“欢送饭”。那次,他们一家人吃的很开心,因为父亲答应他们过年回来就有新衣服穿了,家庭条件原因,新衣服对于他们那简直就是奢侈的不得了,平时的衣服不过是母亲亲手缝制,大姐穿了二妹穿,就这样,一件件不同的衣服,缝缝补补了一年又一年。

      在很多年以后,阿婆每次来都会坐在靠窗的这一桌,橙黄色的窗帘陈设了很多年,这个位置就仿佛是阿婆的专属。阿婆家住在城西的另一边,俊子的父亲亲切的称呼她为老嫂嫂。

      阿婆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在家排行老大,家中有1个弟弟,2个妹妹,父亲在他5岁那年,与同村人去外地打工就再没能回得来,据说是被一根木头落下来砸死的。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一下子,母亲突然病倒,弟弟妹妹都还特别小,一夜之间,阿婆便成为家里唯一的“大人”。

      阿婆从小就特别乖巧懂事,父亲过世后,母亲病倒后,同村人看他们姊妹可怜,便想方设法的为他们提供吃的,她带着弟弟妹妹们帮村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母亲病倒一个多月后就离开了她们,他们姊妹便开始吃着百家饭长大,俊子的祖父应该算是他们的再生父母,他们虽然被大家养着,但是俊子的祖父却把最有营养的东西都给他们吃,自己吃着粗茶淡饭,让孩子们体会着家的温暖。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姊妹都已经长大了。终于,阿婆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17岁的她便与同村一个小伙结为夫妻,当年她正在俊子祖父的餐馆帮忙,结婚以后,没过多久,阿婆便怀孕了,就再也没有去店里帮忙。

我在老街等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