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政变总少不了流血牺牲的,然这牺牲能换取功成名就倒还罢了,若是不成功,便成了千古罪人,还会有诛九族的风险。有些胆小怕事,顾前顾后的人,和那些不惧任何风险,把身家性命抛之脑后,一心为了国家太平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令月你若是害怕,现在就可以走!
那士兵起身就要走。
薛崇简母亲,这仗还未打,怎么能让人走呢!现在可是用人之际啊。
李令月留住他们的人,留不住他们的心。既然他们不愿跟随我们一起征讨韦后,何必强求?
李令月即使强求过来,他也未必肯尽心为我们卖命。
李令月(突然高声对众人说)还有谁有意离开,若是有就赶紧站出来,别等到开战的时候再来抱怨。
众人不解太平公主的意思,恐有诈,那些不想参加的人,未敢有所行动。
李令月有的话就赶紧走,若是谁在开战时说丧气话,扰乱军心,定军法处置!
话音刚落,又有两人陆陆续续地离开。
李令月还有吗?
四下无人应答。
李令月你们不做声,本宫就当你们这些留下来的都是愿意为拯救大唐而献身的英雄!
路人甲众人:“(齐声)愿为大唐献身!大唐千秋万代!”
李令月接下来,还请诸位移步到花厅议事。
太平公主领着众人来到了花厅,开始商讨连日以来制定的作战计划。
原计划为太平公主领着他的儿子、女儿、女婿这些小辈们作为先锋打头阵。但商议下来,太平公主还是留守公主府比较好。
既然太平公主当不了主力军,那最有威望的当属安国相王李旦和临淄王李隆基。于是,他们两个作为本次的主将领,领着核心队伍,走最前方。
另一支队伍是由宰相们和第五琦行带领的。可以在含元殿上完早朝,在所有人都松懈的时候,带兵从后门进,直接进紫宸殿逼宫。
而上官婉儿则负责内应,可以助他们拿下韦后、安乐公主等人,但由于她的身份特殊,太平公主便没让她来。
计划既定,众人各自归家安顿妻小,吃上人生最后一顿团圆饭,挥泪告别不在话下。
次日,寅时。天还未亮,雾蒙蒙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整个长安都还在沉睡中,万骑军已经在临淄王府集结完毕。整装待发之际,竟发现少了一个关键的人!
李隆基是谁迟了?
士兵回殿下,是苑总监钟绍京。
李隆基他是最熟悉皇宫的人,无他,我们恐怕不能顺利摸清宫中的路。
士兵他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花匠,再找一个公公带路不就好了。
李隆基临时上哪里去找?难保宫中太监不会出卖我们。
李隆基还是非钟绍京不可。
李隆基你们随本王去他家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士兵是!
李隆基带着浩浩荡荡地队伍来到了钟绍京家里,竟然吃了一个闭门羹。他长那么大还是头一次吃闭门羹,不但如此给他吃闭门羹的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御花园的老花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