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族的大军兵分两路,巴赢率领一路去阳武救援庆介,骆丘率领另一路去接应蚩尤。青阳在营寨看着骆丘领兵逼近,自忖主力不在,仅凭手下千余人坚守实属不智,不如主动出击,搓其锐气,继而借地势与之周旋。
青阳跨马提戟,眉发倒立,率队直冲九黎大军而来,暴喝一声,吓得骆丘跌下马来。骆丘受此大辱,誓要先灭了青阳再行军,可叹九黎大军竟被青阳牵制在此。
黄帝次子名叫昌意,不得黄帝欢心,常年居住在蜀地的若水。半月前来觐见父亲,他看到烽火燃起,就带兵守在山口,堵住了蚩尤的去路。雍父军和守军混战,昌意下令放箭,不分敌我,一律射杀。蚩尤引兵冲出山口,进入枫林中,身边仅余二十八骑。
此时黄帝的大军先到了,而蚩尤的援兵却没到。蚩尤吐出一口黑血,仰天骂道:“即便天意如此,我又岂会让你如此称心?”蚩尤带着二十八骑冲进轩辕的大军中,长刀所向披靡,无人敢挡。
直到坐骑活活累死,蚩尤身中数箭,血染四方,他一人站立疆场之上,身躯顶天立地。黄帝手持轩辕剑,来到蚩尤面前,身后跟随着力牧、神皇、风后、大鸿、昌意。
蚩尤用最后的力气斩向公孙轩辕,天空有一只鸣鸿飞来,化作一柄长刀替轩辕格挡这一击,青苗刀崩碎。黄帝用轩辕剑砍下蚩尤的头颅,九黎霸主,就此陨落!
消息传至涿鹿城,任魁自尽,公申梁献城投降,息媛穿着红色婚服登上城楼,一跃而下。
风后带着蚩尤的头颅去劝降庆介,庆介看着这颗头颅,痛哭大骂:“竖子!竖子!当初不听我谋,若先灭轩辕,再攻炎帝,何至于今日?”庆介挥刀自裁,宿名与狐父军剩余士兵也纷纷自尽。昌意将墨眼白熊带回蜀中饲养,成为了蜀地特有之物。
蚩尤死后,九黎族叛乱频发,一部分族人南迁,发展为三苗。黄帝命人画蚩尤画像,传示东夷,谎称蚩尤未死,而是臣服黄帝,为黄帝统兵,是以天下称蚩尤为“兵主”。画像到处,叛乱自平,蚩尤威势之盛,可见一斑。
后又过数十年,黄帝乘龙升天,在桥山立衣冠冢供后人瞻仰。黄帝之孙乃黑帝颛顼,昌意与蜀山氏所生,立为天下之主,世称帝颛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