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午后白茶文案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温馨治愈 

有一天我会被梦想发现

午后白茶文案

1. 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AfterthenightIburnedallmemory,mydreambecomestransparent,asItrashedallyesterdays,mystepbecomeslighter.

 

——《烧毁记忆》

 

(泰戈尔飞鸟集镇楼,看到这句话很自然的想起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里面那句,“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了,以后的每一天,都会是新的开始。那你说多开心。”

也许带着记忆则灵魂充实,忘掉过去则摆脱羁绊,谁也不能说谁更好。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你无意间走进一家小酒馆,面善的老板端出一坛陈年佳酿,斟了一杯,笑着对你说,这酒名叫醉生梦死,客官,要来一杯吗?)

 

 

2.枝叶繁多,根却只有一条。在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现在,我萎缩成真理。

 

——林芝

 

(青春,让我想起操场,皱巴巴的红领巾,跌跌撞撞的升学,那些不会打扮的,朴实得有点丑的脸……想起五月天,想起盛夏光年,“难道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3. 我喜欢我四岁时怀疑一切的眼光

 

——张爱玲

 

(完了,怕是老了,,为啥总想到这些青春告别标语。

张爱玲晚年看着自己70多年前拍的照片回忆,说认不出来这上面的小女孩是自己,倒是背后的藤几家具看着眼熟,细细回想,渐渐想起一些曾经往事的碎片来。

我觉得这样的人生也挺不错,老去之后可以还翻捡出年轻时的片段,一点点擦拭岁月积尘,放在灯下细看,仿佛是发现新的故事,也算是时间的馈赠。)

 

 

4.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浮生六记卷六》

 

(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的自传散文,是从幼时到晚年一生的回顾。还记得以前语文课本上学过他这本自传中第二卷《闲情记趣》中的一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觉得十分有趣

而这一句,则是他晚年对人生的感悟了。此时,沈复接连丧妻,丧父,丧子,其打击与悲痛可想而知,这样巨大的痛苦如何才能化解呢?沈复想到的方法是寻仙问道。

他在这一句的后面写道“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越看越像红楼

宝玉最后也许是出家了,他们选了一样的路。

求仙,是道家哲学的内涵,可是求仙的人到底是积极出尘还是消极避世,对这万丈红尘,到底是看透了还是害怕了,若是红尘温柔乡固若金汤,他们还会斩尽尘缘吗

 

又不由得想起几百年前,湖心亭看雪的张岱,他也在晚年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还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第一段简要概括了自己跌宕的一生,放出来给大家感受一下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茛,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张岱晚年清军灭明,张岱眼见山河破碎十分痛苦,遂避居山林过着极其贫苦的日子。然而面对痛苦,张岱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他真就把这近七十年的人生当作梦幻,饶有兴致的看了一遍,仿佛在看别人的故事。没有苦大仇深的怀才不遇,家国抱负,反而自嘲本欲进千秋之业,岂料一事无成,无论是被称作钝秀才,瞌睡汉,还是死老魅(死老鬼)都无所谓了。

看到这里不能不觉得张岱可爱,他入世而不被俗世牵绊,游戏人间一般的领略了红尘,如果真有转世,怕是他还愿意再来。最后游戏结束前上交一份体验报告,算是个交代,来去即使不能自如,也是顺其自然,反而比刻意出世更自由吧。)

 

 

5.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人间草木》

 

(汪曾祺老先生的这首诗温暖治愈,每次看到都像是在窗边的躺椅上,晒着太阳睡了一觉。不知道在我睡着的时候,有没有人在我门前静静地陪着我的花坐了一会?

放上诗的最后三句,算是在这个春日许下心愿。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

可是还好,我遇到你;

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

好像专是为了你;

那一年,花开得很迟

还好,有你。

 

不平凡,不顺利,不无聊,不放弃,大抵是我对这一生命运的期许了,希望我们的生活不论遭遇什么,后面可以紧接着跟上那句,还好……)

大大的世界里,我只是一个小不点,守着自己小小的信念,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自己小小的梦想。

上一章 清醒知趣保持自信 午后白茶文案最新章节 下一章 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