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正苗红”的革命先锋小说;💪
很有可能这是一部宣传“社会主义”的小说;只是这条路很漫长,可能需要150章来描绘吧。
正如开篇所言,前面的伏笔到了后期必须回应,正如……做英语完形填空一样……😂
当然,任何一部小说都必须有它自己的理念在其中;这一本的理念就是哲学上的“整体与部分”学说。
关于“整体与部分”,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讨论了,真正对这一问题作全面梳理的人是“柏拉图”,就是那个写了《理想国》的哲学家。
先是柏拉图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举例:感觉就像不同的忍术联合起来能打出连招一样,也就是“部分”组成“整体”后,“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再是法国启蒙学者卢梭的“公意”:即指全体订约人的公共人格,是他们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提出“每个成员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但是,这位有思想的伟大人物指出:“公意”并非所有人的意志总和;也就是说,这一个整体当中,有人的意志与“大部分人构成的集体”的意志不同。
举一个列子:请看火影忍者里宇智波一族,宇智波一族属于木叶的一部分,但其意志与木叶不同。(这里只指政治主张)
这个例子很好的论证了这一点。
所以,根据“整体与部分”的哲学原理,本书即将展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同理,国家也可以这样理解: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这其中总有些人与国家的意志不同;所以才会有“卖国贼”一类的人,对国家产生怀疑,进而破坏国家安定。
当然,不是说破坏国家安定一定是为非作歹;有时候在民族存亡之间,站出来提倡改革的人,其实也是破坏了原本的制度、以及原本安定的局面;具体的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
按照理论上说: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眼里,在李大钊的眼里“赤旗的世界”或许是“所有的人类都是一个国家”;那么,木叶呢?
写到这里,大概就能清楚了,我笔下的“木叶”就是我个人对《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论证的一个引用;
不同于“乌托邦”中射影的“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这里的“理想国”也不过是苏格拉底与其弟子柏拉图的思想缩影。
故而,
这本书致力于描述一个和平的木叶,至于言情这种东西只是它的一部分;所以——
这个故事会很长,毕竟从“资本主义”写到“社会主义”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各位读者的支持对作者其实是很重要的,不然就没法解释为什么作者会看重“收藏量”了;
追求“收藏量”这种东西其实也不是作者有什么虚荣心,只是简单地认为“读者的收藏是对作者的肯定”,这就类似于消费:你认可这家店,所以买这家店的商品。
同理,各位读者的支持就是本人最大的动力!😊
再次感谢各路大侠对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