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太阳的升起,东升西落,这是永恒不变的,今日得皇宫的早朝也是必不可缺。
此时朝臣们已经聚集了起来,准备进太天殿中议论朝政。
“进朝!”
那宦官清亮的声音传遍整个太天殿。
“参见圣上!”忠臣跪拜起来。
这朝堂上有十八人,一位是太子,一位是晋王,三位国公,和其他臣子,唯独不见三皇子的到来,也不知是干了什么。
显然,三皇子在诸位大臣的心中印象不是多好。
大皇子威武庄严,晋王足智多谋,唯独三皇子却天天不误正事,也没有封号,显然他们已经把三皇子不上朝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了。
皇上轻声道:“诸位爱卿平身,今日议朝可有事要说?”
一位吏官说道:“圣上,蛮人在我国边境土地多次扰我大汉的百姓,此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请圣上拿个主意吧!”
皇上听言便说;“先帝既然说过,三十年为期,这三十年内,不得生战事,所以,诸位爱卿,此事容后再议,可好?”
哪位吏官说道:“谨遵圣上吩咐,只是还请圣上早日解决此事,使我大汉百姓安居乐业啊。”
圣上不再理会于他:“朕今日有一事要说,和亲一事已经有了一段时间,最近朕想了一番,准备让太子明日便起身去西宋面见宋王,提和亲之事,你们说,此事可有疑问?”
“臣等谨遵圣命。”
“既然众位爱卿没有异议,太子,接旨!”
太子面不改色的说道“儿臣领旨!”
皇上意味深长的说道:“次日,你便带着聘礼前去西宋提亲,此事越快越好!毕竟这先帝30年之期太过遥远,我们大汉要早做准备!”
“儿臣领命,定不让父皇失望!”
他知道此行对于父皇,对于大汉是多么的重要,也知道,这是父皇对自己有极大的期望。
众臣现在也才知道,只是他们一心想着谁能争到这东宫之位,该去辅佐谁,才知圣上这是要谋大事啊。
东宫之位是谁他不在乎,只是西宋作为对西部众国的一个跳板,他必须要皇子和亲,完成真正的大统,看来这大陆上的天又要变了……
此刻在晋王的宫殿中,袁国公走了进来。
“叔父,你可都安排好了?”晋王担心的问道。
他也没有料到父皇会如此之快的让太子前去,前几日刚处理,这今天便准备让他出发了。
他不慌不忙:“臣已经安排好了,子笑殿下放心,太子此次出去迎亲,必定让他有去无回,殿下入住东宫之位,那必定是指日可待。”
“那就好!那就好!”
晋王意味深长的看着手中的扳指,这是大哥在自己满了16岁送给自己的。
他开口说道:“呵呵,,大哥啊大哥,你可不要怪我啊,二弟我也不想这么做,没办法,你我生在帝王之家,又何来这感情,生来便要自相残杀,残害手足,不是么?哈哈。”
他将扳指从拇指上脱落,扔向了宫外的鱼塘,与袁国公商议下一步的计策。
与此同时,太子府里一干人也在商量些什么。
“太子殿下,臣认为你需要去与众大臣搞好关系,而不是任由其发展!”魏国公道
“嗯。”
太子漫不经心的擦拭着手里的宝剑,阳光照射进来,撒在太子棱角分明的脸庞上,
“太子殿下,您可是我朝天子的第一子,我大汉未来的皇帝,您可不能让这太子之位拱手相让。我朝圣上有3位皇子,其中晋王与您最为要好,但据微臣所知,晋王近日与袁国公不知在商议些什么,每天袁国公都会到晋王的宫殿谈话,估计是要算计谋得你这太子之位啊,您在不做出些动作,难道真要把太子之位送与他人?”
太傅小口唑着茶水,担忧道。
太子闻言不在欣赏手中的宝剑,眼神凌厉的看着正在喝茶的太傅。
“笑话,二弟与本宫手足情深,他怎会害我,他要是想当着太子,拿去便是,我相信二弟,以后本宫不希望再从你们嘴里听到这种事情!”
魏国公看了看不在说话的太傅打起圆场道:“太子殿下,太傅也是为您好,毕竟您是他一手教大的他自然是希望你好……”
“本宫知道自然知道太傅的心思。”
“可是殿下生在这帝王家,不要太相信任何一个人,历历代代皇子们为争皇位手足相残阴招百出,您不得不防啊!”
“本宫知道,也多谢老师与魏国公大人为本宫着想。”他继续擦拭着自己的剑锋。
“那太子殿下,臣等先行告退”太子点了点头,目送着二人出了院子,便从塌子上起身去门前那颗梧桐树下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