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是满城飞雪的时节,细碎的雪落满了整个青灰色的长街。久无烟火气息的院子里,只听见碎雪落在檐上的细声。
一女子踏着细雪和时光缓缓走来,抬头看着已锈迹斑斑的铁门,眼中似有波光闪动。
万能路人您可是来找人的?
有路过的行人好心的问。
余小晚不,我在等人。
一句低声呢喃,便是几十载冬去春来……
雪渐渐下的大了,将一片莹白凋零成久经世故,从青涩美好的当初一直落到了如今。
似乎在这儿细雪纷飞的时节,听到了海棠花开的声音,在这冷清空旷的长街,看到那年清俊挺拔的少年。他穿过漫长悠远的岁月,迈开步子向她走来……
余小晚仍然记得,那时是海棠花开得正好的时节。
他是远赴山海、留洋归来的归客,也是她青梅竹马、念念不忘的故人。
他归来的那个暮春,枝头的海棠花开得正好,明媚又艳丽。她和哥哥等在这里,正值黄昏时分。
余小晚远远见到肖正国,便展颜一笑。十几岁的余小晚还不懂得如何藏匿心事,少年乘坐的黄包车尚未停稳,余小晚就两步一跃跳下台阶。
她的身上是没来得及换下的学生装:蓝白衣衫,扎着两条辫子。携着一股书卷气。

肖正国家住得不远,余小晚和他便可以常常相见。很多个夏日蝉鸣的午后。余小晚和他沿着砖墙间凉爽的风、树荫下洒落的光,缓缓的从长街这头走到长街那头。
他喜欢听她说念书时的趣事。也喜欢给她讲那个隔了山川和海洋的地方。
夕阳下的古镇,晨光里的教堂,广场上传来整点的钟声……肖正国言语间勾勒出的一景一物,是余小晚在书上看过了无数次的远方。
余小晚也曾无意间说起她想去他到过的地方,肖正国便笑着答应,将来定陪她同去同往。

然山河动乱,国将不国,这样安逸又恬淡的岁月又能维持多久?
远处的战火声惊扰了这一方安宁的小镇,当一封封征兵的告示贴满了长街的砖墙,才知道“抗日出征、保家卫国”这短短八个字,决定了多少人的一生。
或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或有幸存活荣归故里。此刻在国家的存亡面前,个人生死都变的不值一提。
身为男儿,本就深怀忧国忧民之心,国难当头,定当捐躯赴国!
余小晚犹记得他离开的那天……
大雪纷纷而落,像数不清的离别。她撑着伞,固执地看着他。想问的话,在心中盘旋思量了许久还是问了出口。
余小晚今日一别,何时归来?
回答余小晚的除了耳边的风雪声,还有长久的沉默。
肖正国不管多久,我一定会回来。之后的路,没有我,你要自己保重……
肖正国留下了这句承诺,熟悉的背影便在雪中越走越远……
汐霜竹文的灵感来源于歌曲【白桦林】
汐霜竹词曲和原唱都是【朴树】,个人更偏爱【慕寒天时】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