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二叔说你们也救了我,谢谢你们啊。”明兰看着一个大婶有些不自在道。
“谢啥呀,应该的,这帮水龟整天胡乱杀人,在这样下去大伙都得饿死了。”大婶气愤道。
还说幸亏有顾廷烨给他们出谋划策,日子才好过些。
“二叔,刚才为你离京以后的日子,并不是想瞧热闹,而是想给我二哥哥带个好消息,我二哥哥一直为你担心。”
最后明兰劝顾廷烨回去,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女儿想想,如果顾廷烨坚持流浪江湖,容姐儿就是草寇的女儿,回到侯府,容姐儿就是侯府千金,这一天一地云泥之别,让顾二叔好好想想。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明兰看着顾廷烨道。
两人最后都说起了自己的事。
明兰的话改变了顾廷烨,他知道科考这条路行不通,就投军去了。
这一波三折,总算是回到了宥阳老家了。
贺家老太太也带了孙子贺弘文来给盛家贺喜,两家有心结亲。明兰心里有小公爷,显得有些不自然,盛老太太看得出明儿的抗拒,叹了一口气。决定跟贺家的亲事在缓缓。
一大早品兰就找如兰出去打猎,贺家贺弘文也在,明兰有意避开他。
晚上品兰跟着明兰在院子里说话,品兰说起淑兰姐姐的婆家,有些愤怒。
“我儿子是秀才,秀才知道是什么吗?那是宰相根苗,等他做了宰相,我家侄儿和你家明丫头那不正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吗?”明兰跟品兰一进屋就听到一位老妇人喃喃自得道。
“婆婆,你先喝口茶吧。”淑兰觉得有些丢人打断道。
“哎呦~啧啧啧,哎呦这就是汴京来的明丫头吧,果然是好模样好生养。”老妇人拉着明兰打量着。
“亲家,我那侄儿你也是见过的吧!果然是一表人才吧!咱们不如喜上加喜,把我侄儿和明丫头的婚事给定了吧!”老妇人越说越起劲。
“你是吃醉了吧!淑丫头,快把你婆婆扶下去休息。”盛家大老太太不屑道。
“歇什么歇啊~我虽是吃了酒也并没有醉。”
“亲家老太太你这像是不愿意,可这也不是你孙女,还是问问正主的老太太吧。”老妇人面带微笑地看着老太太。
“我这丫头还小呢!且放我身边,再过几年吧!”老太太冷冷道。
“我就是看明丫头好生养,虽是个庶女有些不配,但若是我来做主我那侄儿也不敢驳我的面子。亲家若是真的觉得姑娘还小,也不要紧先把亲给定了,我那侄儿屋里放几个陪房伺候着让他懂事些等姑娘大了再来迎娶。”老妇人还真敢说。
“你那侄儿二十几岁的人了,身为白丁,下无二亩地也敢来求亲?我们盛家的姑娘,个个都要填你们孙家的坑不成?”品兰的性子火爆,最看不惯老妇人的嘴脸。
“你这个姑娘是怎么对长辈说话的?我儿子十二岁就中了秀才老神仙的给他算过的,说是将来有做宰相的命数,到时候你说他还能不提携他的堂兄弟?你这样的势利眼只怕是到时候都跟不上巴结。”老妇人说完,还鄙视地看了看品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