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朝,微之认认真真的收好要上奏的言书,像往日一样同乐天去上朝了。
果不其然,皇帝暴怒,当众揭他逆鳞,自然是要讨回些颜面的,更何况微之弹劾的还是皇帝一手提拔的浙西观察使。
皇帝本可不必动怒,但微之一口气揭了十件事,皆是朝堂百官心知肚明又不敢明说的事,皇帝正愁不知该如何是好,便被人赤裸裸的揭出来,又不想落得肚量小的声名,只好憋着一肚子火愤而下朝。
谁知又有宦官早就看微之不顺,趁皇帝怒气正盛之时吹了几句微之的不好,引得皇帝更加不快。很快,两日后皇帝的诰命便下来了:封微之去通州做刺史。
元母大病未愈,又闻此事,当即在榻上呕出一口血,病情加重。微之闻得此事时,方寸大乱,竟不知该先悲哪一件事。
倒是乐天提醒了他:“你先回家去看看你母亲,这里有我。”
微之一脸凝重的应下,出门唤了马车赶回府里。
元母躺在榻上,半张脸埋在被褥里,静静地闭眼养神。
先前服侍的侍女已经请过郎中来问脉,道是气急攻心,激得病更重了些,需要静养,不可再受刺激。
是我没有考虑到母亲的病,我太冲动了些,应先与母亲商量的。微之轻轻握住母亲的手,无不自责地想。
元母本是小憩,微之一碰她便醒了,只是闭着眼小小地深吸了几口气,这才睁眼:“你今日怎么那么早回来?”
微之一噎,他以为母亲会责问他,却没想到母亲问了这么一句。“听闻母亲病情更重了些,我告了假回来。母亲可感觉舒服些了?”
元母没说话,她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还稚嫩着的孩子。那是她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元父早早去世,她不得不独自抚养微之。教他读诗词,明事理,告诉他为人臣子要忠心,要敢于进谏。可她的微之偏偏碰上一个不够爱才的皇帝,还有一群喜欢勾心斗角的皇帝宠臣,朝堂之上那么多的贤官达士,都被那些只懂弄权的宦官排挤了。她的微之也不例外。
“通州路途遥远,你早些准备,不要让自己在通州那边受了委屈。”元母抚上微之的眉头,替他把紧皱的眉头揉开,“你且安心去,我无大碍的。”
微之啊,你还是少年人,还不懂这世上的许多事,也许你应当远行一番,去外面的世界做点事,也许待你再回到京城时,京城已经大不一样了。
元母知道,她未说出的很多话,都在那些微之读过的书里。微之会知道的。
拖更小能手上线——
元母是个好妈妈!我爱她!虽然历史上对她描述不多但是!一个人把微之拉扯大真的很辛苦呜呜呜。
以后还会有乐天的麻麻的!不过可能就有点……嗯………(≖͞_≖̥)
明早起来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