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荆轲刺秦,如果成功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人物传记  传奇     

赵高前传

荆轲刺秦,如果成功

"嘎"的一声,一只觅食的寒鸦发出骇人的悲鸣,扑棱着翅膀,箭一般地消失在苍茫的暮霭中。

  正是这只寒鸦刚才在赵高脸上猛地啄了一下,才把他从死神那里啄醒。赵高努力睁开眼睛,看看周围的景物,断车、死马、山沟,心中又是一怔:我还活着?他把手指放在嘴中咬一咬,还疼,的确活着!

  赵高眼睛模糊了,惨不忍睹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长平之战,主帅赵括死于乱军之中,他保护公子赵嘉突围不成,混在四十万赵军之中成为秦军的俘虏,做梦也没有想到,半夜时分,秦军向他们手无寸铁的阶下因动手。生存的本能使他们开始了垂死的挣扎,用无数人的生命从秦军手中夺回一辆战车,他和冯亭等人保护公子嘉仓皇奔逃。由于慌不择路,狂奔的战车驶上一个山崖,前是绝壁,后是追兵,回头已经来不及了,公子嘉猛地从冯亭手中夺过马鞭,向马背上连抽两鞭,战车向悬崖猛冲过去......

  想起了公子嘉,赵高忍着疼痛,挣扎着爬了几步,边爬边沙哑地喊着:“公子,公子……"

  赵高找到一具尸体,仔细辨认了一下,呀,这是冯亭。他又向前爬行几步,终于在具马尸旁找到了公子嘉,试探一下,尚有一丝气息,他一边晃动着公子嘉,一边轻声呼唤着。许久,公子嘉才睁开双眼,他看了眼赵高,有气无力地说:“赵高,我们还活着?”赵高点点头:“对,我们还活着!”

  "只要我赵嘉还有一口气,我都要向秦国复仇,四十万人的生命……"公子嘉呜呜地哭了起来。

  "公子,保住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快逃离这是非之地吧。”

经过数日疗养,一块永远无法治愈的心病却藏在内心深处,刀光剑影的夜晚,每每战时场景闪现在他的眼前,眼睛总要射出火来,公子嘉回到邯郸,经成少战时,他的血似乎在沸腾,让他心痛。的仇恨在他心中翻腾,让他痛苦。

  一天,公子嘉独自漫步在庭院里,思索者向秦国复仇之事。

  赵高忽然来报:"公子,大喜吗,大仇可报了!"

  "快快讲来!”公子嘉一怔:“哦,究竟是怎么个报法?"

  "大王已经派人把逃兆跑到国境边上的秦王孙异人捉住了。准备选定吉日剖腹挖心,祭我40万人的英灵呢!"

  公子嘉听后并没有露出一丝欣喜,淡淡地说道:“杀了一个秦王孙固然令人痛快,更何况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王孙,如果秦主真正看重异人的话,怎会置他性命于不顾,把他作为人质抵押在我赵国。这只是一场骗局,对于这样一个毫无价值的王孙杀与不杀有什么值于不顾?怎会大肆杀戮我赵国的将士呢?何况异人只是可他的命再值钱也抵不上我赵国四十万人的生灵呢!”

  赵高见自己带来的消息并没有让公子嘉高兴,便讪讪地说道:不论怎样,异人毕竟是一个王孙,杀了他多少能解一解我赵国的心头之恨,公子保重身体要紧。可以慢慢计议,以后会有机会的,公子也不必太放在心上,保重。"

  赵嘉叹道:"这一战使赵国人丁十少三四,能征善战的将土老的老,走的走,只怕如此下去秦国越来越强大,赵国越来越弱小,雪长平之耻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公子嘉话音未落,又有人来报告说,太傅蔺相如病危,想见公子一面。

  公子嘉早就知道太傅生病了,因忙于长平之战,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探望,这许多天来又因养伤忘了这事,如今一听太傅病危,急忙带着赵高赶到蔺相如府第。

  蔺相如躺在病榻上,犹如风中的残烛,苍老得不能再苍老了。瘦瘦的脸又黑又黄,眼睛凹陷,嘴巴干瘪,连胡须也花白了。当年,出使西秦、舌战秦庭、完璧归赵的风采没有了,渑池之会智斗秦王,为赵国雪洗耻辱的英雄之气也消失殆尽。

  公子嘉急忙上前施礼,鼻子一酸,几乎流下泪来。太傅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他赵嘉的成长也无不没透着太博的心血,太傅苍老的容额就是他成长的足迹。蔺相如听到公子嘉来了,睁开浑浊的眼睛。稍稍抬手,示意他坐在床前,这才缓缓说道:“老臣犹如朽木,已经不中用了,临终前想见公子一面,是有几句话交代。公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为公子前途想,有些话我本不该说,却不能不说。”

  “太傅心意在下明白,但讲无妨。”

  蔺相如稍咳嗽声,说道:“公子能从长平关捡回条命来,这是我赵国的大幸,如今虽然受宠,却只是王孙,将来能承袭王位实在难以预料。无论如何,老臣还是要提醒几句,同时,也给公子最后一策……"

  蔺相如与公子嘉耳语几句,公子嘉默默记下。

  “至于成功与否,老臣……”蔺相如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的头一歪,淬然离世了。整个相府一片哭声……

  公元前260年,蔺相如带着他未竟的梦想走了,举国明哀。蔺相如作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完璧归赵一事也永为传颂。

  公子嘉让巨商吕不韦携秦异人归秦,并施以美人计,此一计策空前绝后,致使吕不韦达到篡国之威,官至丞相。同时,他也派赵高赴秦,作为他最高等级的间谍。这便是著名的吕不伟事件。秦异人即位,为秦庄王。却只享国三年,在吕不伟的阴谋下,赵政(即秦政)即位。吕不韦不仅官至丞相,尊号仲父,封文信侯,更是不声不色地谋赚嬴氏家祧。至于赵高,早在王位交接大变动时期之后入宫,因身在宫中,他被送去阉割了。

  后来,市井无赖嫪毐在赵姫、吕不韦的暗中帮助下,假腐入宫,又因赵姫一求,官至王侯,封号长信侯,与吕不伟并重。

  但是,赢政是一个重于权术的君王,他容不得臣重君轻的局面,于是他先血洗宗亲,后诛杀男宠,平定长信侯。

  不久,吕不韦也让他心生顾忌,这个自称仲父的人实在是令人讨厌。

  回到咸阳,赢政的心稍稍平静一些,但心病并没有去掉,他从嫪毒的叛乱中看到另一个潜在的危协,除了长信侯还有一个文信侯呢,吕不韦。赢政认识到了"臣大而君轻”的危害,必须立即铲除吕不韦,绝不能让成蛟与缪毒的事再次出现。吕不韦不同于这两人,他如今虽然只有个并无实权的相位,但他在秦国为相多年,他的潜在势力是嫪毐无法相比的,何况吕不韦工于心计,老谋深算非自己能比,如果这次叛乱是吕不韦而不是繆毒,后果不堪设想。

  赢政愈是这么想,愈觉得铲除吕不韦刻不容缓。尽管吕不韦丝毫也没有表露出作乱的动机。吕不韦比过去更加小心谨慎,想抓住他的一点过错都办不到,这更激起赢政的猜疑。

  赢政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在宫中打太监骂宫女,有时连齐王后也骂,在朝堂上对大厦们粗言粗语,似乎没人顺他的心意。众大臣都以为赢政如此是因为加冕仪式上出现叛乱号到刺激,再加上嫪毒一案还未了结、仍在追查同党,所以谁也不敢顶撞赢政,都怕落个包毒逆党的罪名,连擅长察言观色的李斯也摸不透赢政现在的心思。不过,小太监赵高却信出了赢政的心病。

赵高便故意引起赢政注意,正式入宫,开始了这偷天阴谋的第一步。

  赢政只是随便问一问,也是想考一考赵高,看看今后能否委以重任。他想在官中放几个心腹太监,必要时也能磋商一些军机大事,他从嫪毐这次叛乱中看出自己身边太缺人手,特别是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人。李斯、王绾,王剪、隗状等人虽然忠实,可不住在宫中,使用起来不十分方便,如果宫中有几位能扛大事的人那就方便多了。

  谁知赵高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居然大出赢政意外,他连连点头,觉得可行,并让赵高叫李斯过来商讨。

  (本章完)

上一章 李斯前传 荆轲刺秦,如果成功最新章节 下一章 刺秦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