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天下,独尊周朝,边界南到岭南之地,北至阳关岭,西控河西沙漠,东临渤海,幅员辽阔,物产丰富。
四周邦国称臣俯首,只要王朝强盛,何愁不能威慑四方。
不过如遇时局动荡,原来的属地领主脱离控制反过来攻打王朝的也不在少数。
势弱之后,谁都想分一杯羹。
周朝刚结束内政动荡不过数年,四周藩国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不敢有大的挑衅,但是边疆一直不安定已成常态。
之前的内动荡已经导致境内民不聊生。安稳的这些年,民生渐稳,国力已然恢复到鼎盛时期的八七成。
当今圣上人过中年,早先收复河西叛军有功,被拥立为太子。
勤于朝政,殚精竭虑,不过就是子嗣单薄了些。
膝下仅有一位太子,一位秦王和两位公主。
太子是嫡长子,不过资质平平,朝中有部分大臣并不看好这位平庸的太子。
不过好在太子已经及冠,育有一位皇长孙,所以地位还算稳固。
秦王不过十三,年少不更事,暂时只是位闲散皇子。
公主已出嫁,联姻平定内乱的有功之臣的嫡子。
维系皇权,周朝的核心权利牢牢的掌握在汴京城内小小的一方宫殿里。
王一博跟着淮南王入京,算是正式入仕。只是像王一博这样的地方武将之子,纵使有一封引荐书,也是不能直接入朝为将的。
成功招降湘西土匪,安定整个中南地区,皇帝大悦。
设宴款待淮南王,王一博和袁茂兵部报备之后,正式入学兵部直属武堂。
王知户被派驻外地多年,京中人事更替,所剩人情不多。
王一博此次上京都,王知户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仕途顺利,特意嘱咐王一博去拜会以前的直属老将军-张国风。
张国风已年过六旬,担任大司马,封公爵,从一品,掌管周朝军事武堂,人称张国公,是当年王知户的上级领导。王知户也是他一手提拔的,算是他的嫡系。
这一次王一博进京,王知户希望借此机会拜会张国风,若是王一博能得到张国风的赏识,那之后的军中之路会更为平坦。
带着王知户准备的薄礼,王一博踏进张府的门。张府的守卫收到拜帖,通知了自家老爷,得准之后,便引着王一博一路从前厅到书房。
张府在京都东郊,气派豪华,偌大的府邸养着几百号仆从。
隔壁是侯爵府,对面是户部侍郎府,朝廷命官聚集在此。
张国公身子骨硬朗,虽年过六旬但依旧神采奕奕。
王一博“拜见张国公”王一博进门就给端坐在书房正位的人半跪行礼。
张国风“是一博吧,我听你爹提起过你。”张国风捋了捋胡须,看着眼前这个俊俏的少年满意的点点头。
张之衡“爹,这就是你说的王知户的儿子?”说话的是张国公的嫡子,张之衡。目前统领禁军,负责京都守卫。
王一博“拜见张将军。”
张之衡“嗯,小侄起来吧。想当年一起去漠北打仗,你爹可是相当勇武。”
张之衡今天刚好在书房与张国风商量要事,碰巧王一博来拜会,便一起见见这淮南王推荐的后生。
王一博“张将军过奖,爹爹也经常提起当年在外征战的日子,他一直很怀念。”
王一博声如翠笛,没有半分拘谨,大气不失风度,确实是难的的才俊。
张之衡张之衡:“那你爹爹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能上京都来叙叙旧啊?”
张之衡身穿禁军统领的铠甲,张国风则穿着常服。
王一博“爹爹守城离不开人,所以特意嘱咐我前来拜会,这是爹爹嘱咐我带的薄礼,聊表心意。”
说着王一博从身后的漆木红盒拿出一颗点缀各色宝石和金叶子的盆栽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