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服简介
戏服: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大的小的,地方的,中央的,活跃于乡里的,通行于全国的,细细数去不下百种。这些戏曲风格各异,唱腔百调,不过有一样相同,就是唱戏的都有戏服,哪怕是个草台班子,再破再烂,行头一定要有一两件的。至于随着名气的增大,行头(戏服)自然是越来越多的。小小的一个舞台,天南地北、山河湖海尽收其中,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各呈其能,恩怨情仇在咫尺之地表现个淋漓尽致。说起来,几个人套上了件戏服,就造就了如此的神通。戏服可谓是居功居伟呢。说来也有意思,这戏服一上身,无论你本来是什么身份(别说演戏的都是戏子啊,旧时的票友,王爷都有过呢)说话做派可就随了那服装的角色。如果你非要与你穿的戏服所特定的角色对着干,那也没什么,大家都知道,你这小子准是个三花脸--小丑一个。有耍猴戏的,居然也弄几套服装,也别说,服装一穿真的让人觉得它比那些白丁猴哥层次高了点。或戴顶文士帽,摇把折叠扇;或插着枝玫瑰花,抹点胭脂红什么的,坐在那里有模有样。可惜一出手,走着跳着那泼猴样就出来了。戏服毕竟是戏服,只能掩饰一会儿的本色。
专业知识
京剧戏服主要有五大类,分别是蟒、帔、靠、褶、衣,其中的“蟒”是帝王将相等高中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礼服,通常被称作“官衣”,有龙蟒、女蟒、老旦蟒、改良蟒等;“帔”是各级官吏及其眷属在家居场合穿的常服,包括皇帔、生帔、旦帔等;“靠”是武将通用的戎服,分硬靠、软靠、女靠、霸王靠、改良靠等;“褶”是一种斜领长衫,主要有小生花褶、素褶、女花褶子、老旦褶子等;“衣”是除前面四大类外的其它所有戏服的统称,一般归纳为长衣、短衣、专用衣和配件四个部分,常见的有氅、宫衣、抱衣、僧衣、坎肩、斗篷、生衣和箭衣等。生衣还分文生衣和武生衣,箭衣有龙箭、团花箭衣、平凡箭衣。在一般的剧团里,这些戏服是分两类衣箱装的,大衣箱里装文戏服,二衣箱装武戏服。在封建社会,大衣箱是很尊贵的,任何化好妆的演员不能坐在上面,因为大衣箱里装的是帝王服饰,如果坐上去,轻则罚跪,重者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