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有心人吗?”
陌紫翎重复着忠伯离开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脑海中想着与之可行的法子。
可思来想去,终也想不出一个好的法子。陌紫翎决定先静观其变,等时间长了,也许梨落会有所松动。
毕竟时间是世上最好的疗愈伤药。
其实不然,时间不一定是世事的解药,只是药藏在时间里。随着时间的轮转,过往诸事会慢慢如烟云消散,直至忘却。
在此过程中,有些人有些事真的会随时间推移而忘却从前,从头开始;而有些人则会将事情深埋在心底,欺骗自己已经不在意,让其淡出生活,但日后只需一点引子,过往所有皆会一涌而出,想堵也堵不住。
其中,梨落会属于前者,还是后者?陌紫翎不知,梨落也不知,也许只有时间才知晓。
春秋浸染过的时光,曾见过几度的花开花落。转瞬间,自那日之事过去已有两月余。
在此之间,整个王府内无形中陷入了一种奇奇怪怪的氛围之中,着实也令府中的下人们摸不着头脑。
这日,府里新进的一胖一瘦小丫鬟趁着在前庭洒扫之时,窃窃私语:“你说,这翎王府也真是奇怪。王妃不像王妃,侧妃不像侧妃的,都是些什么事嘛。”
“嘘……小声点,你的命不要了?”
“可不是嘛。听说呀,这王妃犯了事,一直在府中离主院甚远的卿书苑住着,还被禁了足。”
瘦丫鬟把声音压得极低,一边说还一边左顾右盼。
“这我也听说了,说是与侧妃起了争执才挨王爷罚了。现今,翎王府后院月侧妃独大,掌管府里中馈,这王妃的日子怕也是不好受哦。”
胖丫鬟闻言,湊步上前抓着瘦丫鬟的袖摆,低声说道。
“谁说不是呢。你说王妃是因月侧妃才被罚,那王爷理应是很宠月侧妃才是,我看着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呢?”
两个小丫鬟越说越入迷,全然不知月侧妃一行人已然慢慢地走近她们。
泷月身旁的阿碧正欲上前制止两人,却被泷月抬手止住了,她倒想听听这两个会说出什么不知好歹的话来。
“我看不是,我听在书房附近伺候的小厮们说,这段时日,月侧妃时不时就会给王爷送去食盒,但王爷一次也没有见,仅是留下食盒,便让侧妃回去了。而且最重要的是,王爷近期一次也没有宿在侧妃的院子。”
“月侧妃若是想踩着王妃上位,怕是难了。”
泷月在一旁听着两个婢子的对话,是越听越是生气,温柔的眸子愈发变得锐利起来。
“大胆。”
一声怒喝自两个丫鬟身后传来,两人吓得扑通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求饶,身体抖如筛糠似的。
“月侧妃饶命呀!”
“两个贱婢不知所谓,这王府里主子们的事岂是你们能胡乱揣测的?”
喝斥声来自于红嬷嬷,她一副凶恶的嘴脸,怒目而视面前的婢子。
自月侧妃入府后,红嬷嬷就觉得现王妃愈发没有地位了,月侧妃也许能趁机上位。故红嬷嬷就对其百般讨好,多番献殷勤,还时不时跟在其身后做事,宛然泷月身旁的忠仆。
“本妃与王妃之间感情甚笃,岂容你等在此诋毁。”
泷月站于一旁,冷眼相看,时不时低头摆弄着手上新染的寇丹,漫不经心地幽幽开口道。
“红嬷嬷,你觉着这两个搬弄主子是非、背后嚼舌根的婢子该当何罪?”
泷月弯眉微挑,嘴角也勾起一抹笑,看向红嬷嬷的眼神意味深长。
“启禀侧妃娘娘,应治割舌之罪,既然管不了自己的嘴,那今后也就不必再讲了,也省得再惹事。”
红嬷嬷接收到月侧妃眼神中传递的讯息,忙上前恭敬地说道。
“娘娘饶命啊,奴婢们再也不敢了,饶了我们吧。”
两婢子闻言,瞬间觉得头皮发麻,忙六神无主地再次求饶,声音充满了颤抖。
“嬷嬷所说极是,那便按嬷嬷说的去办吧,结束之后就赶出府吧。”
泷月随意暼了一眼地上跪着的两人,不轻不淡的开口,轻飘飘的话语便决定了两人的下场。
“来人,拖下去!”
泷月话音刚落,红嬷嬷立马让侍卫将两人拖了下去。
两人被侍卫们架着离开,嘴中还不停地在呼喊着,“月妃娘娘饶命呀,奴婢不敢了……”
“月妃娘娘,不用将这两贱婢的话放在心上。在老奴看来,王爷心中还是有娘娘的位置的,如若不然也不会将这府中的中馈交由娘娘打理。”
红嬷嬷见着耳根子终于清净了,长舒一口气,又缓缓开口言道。
“虽是如此,却也见不得府里众人皆敬本妃,终归是比不得姐姐呀。”泷月微微叹了一口气。
红嬷嬷也是心思活络之人,见月侧妃如此说,立马补充说道。
“王妃虽是这府里的正妃,但空有名头无实权,也做不了什么。反倒是我们,私下里让王妃吃上些苦头,还是绰绰有余的。”
“红嬷嬷慎言!”
“近些日子,王妃屡次对您避而不见,下人如此搬弄是非,难道月妃娘娘就不想为自己出口恶气?”
泷月身子顿了一下,面色略显凝重。红嬷嬷所说,自己又何尝不想,只是心忧,若是处理不好,岂不是徒惹一身骚。
“此事无需娘娘,交由老奴来办即可。”红嬷嬷似是看出了月妃娘娘的迟疑,遂毛遂自荐道。
“那……便烦劳红嬷嬷了。”
泷月犹豫了一下,终是应允了红嬷嬷的提议。
“老奴定当竭尽全力为娘娘分忧。”
“难得的好心情,都被搅散了。罢了,回去吧。”话落,就带着阿碧转身往回走。
红嬷嬷虽深知,月侧妃在借刀杀人,却也无奈,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也是自己表明忠心的最好时机。
自己也要好好想想,应如何做才能避开言忠明(忠伯)那个老家伙,以免露出一丝马脚,被王爷知晓。
随后,红嬷嬷也跟着离开了前庭,回到了自己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