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番外
清朝是一个很神奇的过度,尤其是清昭顺帝时期。
昭顺帝的父亲康熙帝是一个很有雄才伟略的帝王,八岁登基除鳌拜平三番。
早年更是政绩优秀,是一个很不错的君主。
但是从他中老年开始就变了。
晚年吏治混乱,对权利的欲望达到顶峰,打压自己扶植起来的太子,挑起其他儿子和太子的争斗。
让所有的儿子都把目标放在争夺太子之位上,太子成为公敌。
他自己隐居幕后。
他对老臣宽容,开放国库借款,本意是为了缓解朝臣的困难的,但后来变了质,不管有钱没钱的朝臣都会去国库借银。
以致成为当时风尚,不去国库借银就融不进朝堂。
然朝臣除个别几个实在困难,大多数家里有钱。国库存银越来越少,据载雍亲王数次上书收回借银都被康熙帝打回。
后康熙废当时还是太子的昭顺帝,但之后引起朝堂波澜,遂复立太子。
之后康熙偶感风寒最后身亡,昭顺帝继位,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整顿吏治,发展工业,制造火器,收复失地,以倭国不敬上位为由派敦郡王和直郡王攻打倭国,三月后倭国递上降书。
又两月,敦郡王和直郡王带着倭国的皇室子弟进京,圈与京中养蜂夹道,一月之后皆水土不服身亡。
昭顺帝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抵抗了很多外来的侵略,有他在大清一直安安稳稳。
他在位十八年,在感觉身体不适之后禅位于弟子弘显,做太上皇。
嘉庆帝弘显才能出众,被昭顺帝教导的很好,但对于子孙教导略有不足,之后的继任者才能一般。
之后西方民主思想传入,百年之后皇帝退位成了吉祥物。
世界更新换代,国家的主宰变成了整个国家的所有人。
后世人对康熙昭顺嘉庆这几位皇帝一直都很是好奇,经过无数次的上书之后,终于得到了皇室的同意,打开皇陵探寻一下昭顺帝的过往。
然后考古学者就在昭顺帝陵寝里找到了一本日记本,之后这日记本被列为至高机密。
皇室之人被找过,没多久带回了一些其他的册子。
经过确认,上面书写的所有的内容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那时所有人才知道原来那些苦难之所以伤亡很低,不过是有人早有预料并且为之努力罢了。
但同时,为什么昭顺帝乃至皇室之人知道这些。
带着疑问,考古学家继续发觉陵墓,但都一无所获。
一次偶然,一位农民在务农的时候发现了一座清朝昭顺帝时期的墓。
墓主是一位姑娘,陪葬品也很是丰厚,通过遗留下来的文字记录,终于是将所有的谜团解开。
但又有了新的问题。
墓主是怎么穿越过去的,
是谁害死了妙龄的墓主,还有是谁安葬了墓主,墓中留下来的文字诉说了墓主生前做的所有的事情。
与几位阿哥之间的纠缠,想要设局其中保下心爱的姐夫,种种都诉说了墓主的举棋不定。
后面因为胡言乱语被昭顺帝关押,随后没多久就身亡。
但同时,学者们也知道了那被昭顺帝一直带在身边的册子是从见过墓主之后有的。
学者们有了猜测,但并未宣扬。
这件事情一直被尘封,一直都没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