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年夏天,中考如约而至……
离中考还有一个月
初三学子们正埋头苦干,那些从前得过且过的人,在此改变其命运的时刻,也丝毫不敢懈怠,老师们也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老师们的宗旨就是,那些在普高线边边上的,都要冲一把。(中考考六门:语文 120 数学 120 英语 120 政治 40 物理 70 化学 50)
一初……
一初位于s城的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这里的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一初校园是新校,建立了大约五六年的时间。
一初*9届初三仅有三个班,一个班大约48人作业,一个学校总人数也不超过一千,这种规模相比较于其他学校来说,真的是很少。二中,六中,十四中一个年级的人数就足以比拟一初一个学校的人数。
*9届一初升学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上一届*8届开创了一个比较高的记录——破半了。*9届学生成绩也不太好,从小升初的成绩看,就落后于他人。相比于现在,还是好了不少。
……………………………………华 丽 丽 的 分 割 线………………………………………
“妈!爸!小妹!”顾子玥从校门走出来。最后这一个月,学校将能冲一把的学生在晚自习之后额外增加一个小时由每班一名值班老师管纪律、指导学生作业问题,进行答疑。
“走吧,回家啦!饿了没呀?”顾妈妈对女儿说,“离中考还有一个月,要好好学习啊,争取考个好成绩,好学校,给爸爸妈妈争口气!”
“嗯…嗯…”
顾子欣滑着滑板车在街道上窜着。
“小心点哈,别摔了。”顾子玥提醒妹妹。
顾子欣,顾子玥的妹妹,姐妹俩相差九岁。姐妹间打打闹闹,日子倒也不错。
顾子欣还没出生的时候,顾妈妈曾问顾子玥:“玥玥,妈妈给你生个弟弟或妹妹好不好呀?”那时,顾子玥才五岁。回答说:“不好,你要是生了我就把她从床上扔下去,哼!”那时,顾子玥只有五岁,懵懂无知,认为家里如果多了一号人物,父母定不会再像从前那般喜欢自己,会分出一部分爱给弟弟或妹妹。
九岁那年,顾子玥对顾妈妈说,“妈妈,我想要一个妹妹。”
“哦?之前不是说不要吗?现在怎么又要了咧?”
“Emm……,以前是我不懂事,现在我懂事了,你要是生个妹妹我还能帮你一起带她,陪她玩,多好啊!”
一年后,妹妹来到了这个世界。
一切,也就此转变…
…………………………………华 丽 丽 的 分 割 线…………………………………
顾子玥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五岁就被顾妈妈,顾爸爸送去学习跳舞,并在学校中加入了美术社团。三年级的时候,报了绘画班,学习儿童画。
每次跳完舞,顾妈妈就会带着顾子玥去商场逛超市,买好吃的。然后会带她去儿童乐园玩。
但是,妹妹顾子欣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事情…
三年级时,顾子玥的妹妹出生了。
每周末的跳舞由顾奶奶接送顾子玥。渐渐的,顾爸爸顾妈妈没有什么时间去管顾子玥的学业了。顾子玥跟着身边的小伙伴一起没天打打闹闹,上课也没认真听讲,顾妈妈自己顾不上顾子玥的学习,只能给她报各种补习班,顾子玥的生活被安排的满满的。
后来,顾奶奶接送顾子玥只是单纯的接送,不会带着顾子玥去玩儿。
小孩子嘛,喜欢新鲜事,喜欢玩。这种枯燥无味的跳舞生活实在不能激起她的兴趣,在一段时间后,顾子玥终于决定放弃跳舞了。
顾妈妈问,“不是跳的好好的吗?为什么突然不想跳了呢?”
“我…我……,跳舞太累了,我真的不想跳了,而且好无聊,不好玩儿,www。”
一家人都在劝说顾子玥,但,顾子玥天生脾气倔,和顾爸爸一样。一旦认定的事,就很难回头。
“嗯.....我想好了,不会后悔。”在多翻劝解却无果之下,顾子玥回答了,但,却不曾想,多年以后,她会有多么的后悔。
浑浑噩噩过完了小学,小升初在顾子玥的请求下,顾爸爸和顾妈妈给顾子玥报了个夏令营,跟随同学一起组团去北京玩。
这是顾子玥第一次独自离开顾爸爸顾妈妈的身边,第一次离家远行。
初一时,数学令顾子玥头大,实在太难了。英语对于一向十分擅长的顾子玥来说,有一定的兴趣,再加上英语老师十分喜欢顾子玥这个积极,风风火火的女孩子。在学业上十分照顾她。
初二,增加了一门新学科,万事开头难,顾子玥更是如此,仿佛物理是她的天敌。
初三,很不幸分班了,那个对她极好的英语老师带两个班却唯独没有顾子玥在的那个班。新的英语老师比较年轻,刚生完孩子,家中有两个宝宝。但顾子玥却不太适应这位新的英语老师的讲课风格。
再加上初三学业重,留下的睡眠时间实在很少。于是,英语课便成了顾子玥睡觉,补觉的时间了。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啊。
顾子玥的英语渐渐退步了。
而与此同时,顾妈妈给顾子玥报了一对一的培优班,补习物理,数学。于是,周六周天的休息时间也没了。周六去上大课,周天去一对一。
唉!真的很累。
但是顾子玥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这些不会的知识点都是自己留下的,当初上课不好好听,怪谁呢?
真是悔不当初啊!
在元调和四调考试中,顾子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按照这样下去,在中考的时候发挥正常,一个省重点是没问题的。
但是,可能这让顾子玥在心理上有了骄傲的情绪,于是,上数学,物理课也没那么认真了。
一对一的时候,纯属是在混点。一上课就期待着下课。
然而,还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