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密李承邺进去了,估计也不会出来了,李严死了,忠王上交了绝大部分家产,去了南边闽南那种古代的不毛之地,虽然我看地图那块地方按照现代来算应该是珠三角,但澧朝对标唐朝,所以到那里去和流放没什么区别,等于忠王自己判自己抄家+流放三千里,基本上和直接赴死没什么区别,再加上以前便宜父皇登基的时候,忠王没少推波助澜,否则他的封号也不可能从原本的什么豫章王变成忠王,便宜父皇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追究他在这次叛乱中所做的事了,至于跟着他们一起造反的将士,千夫长以下不予追究,因为追究了也没啥用,他们是听命办事的下级,千夫长及以上活着的统一抄家斩首,全族流放一千里死了的罚没家产,到这里这个事情也算告一段落。
顾密第二天早上便宜父皇就派了小黄门到我府里传口谕,说
小校翊王殿下,最近三天宫里要修葺所有宫殿,上朝就免了,如果真的有大事急事,去北侧小书房。
顾密北侧小书房其实就是终南山下一个小院子,夏天宫里比较闷热,在那里就会比较凉快。这说明什么,说明宫里就没有一块地方是完好的。那这样这修葺的钱可就是大把大把的,关键便宜父皇搞得政策还是轻徭薄赋,对士绅地主也很是宽容,导致一年到头的国库收入也就3000万两白银上下,而这皇宫的整体修缮怕就是要1000多万两白银,再加上四边的军费开支和进攻西洲丹蚩的开拔之资,还没说修大坝修路这种事了,估计一年的收入就空了。
顾密澧朝的国库资金还算稳定,平时多不过1亿,少不过8000万,就算是碰上灾年,国库里5000万两白银总是有的,但今年大丰收,按照道理,就算前面打过仗了,8000万两的底线还是保得住的,可是啊当我去了户部我才发现,国库里的白银不过5200万两,放在其他丰收年景,收个3500万两左右的白银不成问题,今年维持这个收成是没什么问题,但今年开销大,这收上来的税很多都怕是进不了国库,也就保持不了8000万两白银的水准。
顾密这事原本和我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我接下来是要当太子的人,澧朝惯例太子满16岁即有管理六部,监督国事职责,就是说如果我当太子的时间内国家没有管理好,我是要背锅的,以后史官春秋笔法一写,我在太子任内就是昏庸无能的主。
顾密我可不想背这锅,于是我把希望寄托在李承酆身上,毕竟便宜父皇有个毛病,也比较喜欢制衡,李承稷和李承邺,高家和赵家都是他的杰作,赵家现在因为赵瑟瑟没有嫁过来所以没有明确站队,他能搞得制衡也只是李承酆和我了,再加上接连两任太子从东宫出来,再立太子应该也没那么快。我说不定还能不用背这个锅。
顾密结果第二天晚上,我就收到来自潜龙使在宫里收买的太监传来的消息,李承酆听说李承邺造反失败,星夜兼程赶回了上京城,向我那便宜父皇痛陈利弊,说什么西境一事太过残忍暴戾,作为太子应该对番邦宽厚仁爱,要结盟结亲,永结秦晋之好,在边境也不用派那么多兵,应该外重内轻,以京师防备为重。而对宫中之人应该严加看管,贯彻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这一下子就把朝堂上四大家族中的高家,张家,裴家直接得罪了,高家裴家都是边境出身,在边境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你要把边境的人给弄少了,他们不得和你拼命啊,张家有个皇后在,你说要贯彻什么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不就是在暗搓搓的说张皇后干政吗,这张家还会给你好果子吃,至于赵家,的确,他没有直接得罪,甚至还有几分讨好的小心思在,但是,京城无论羽林军还是三大营都是受皇帝调配,所以赵敬禹是想当镇北侯通过管理丹蚩来建立自己的班子,真要按你这么搞,他有什么好处。
顾密我估计便宜父皇虽然不一定能想到最后一点,但前三点应该是都想到了,所以自己动手,训斥了李承酆一番,把他赶出了上京城,还减了他20000户的食邑,这下李承酆是彻底没希望当太子了,我也白高兴一场。
顾密天牢真就不是人待的地方,现在外面已经是夏天,但这鬼地方却是阴冷无比,李承邺作为本朝第二个先太子,自然是住在天字第一号牢房来体现他的身份,看到旁边托盘里有匕首毒酒白绫,李承邺其实也懂了自己的结局,但他估计两天呆下来也冷的受不了,见到我腿都抖的连站直了来保持最后的尊严都做不到,只是坐着半天说出一句
李承邺我想死的时候会自己解决,不用你来送。
顾密李严我是叫人刺穿了他的腹部,听说这样死的人下辈子能转换性别,他已经走了两天黄泉路了,你再不跟上怕是下辈子也做不了一对鸳鸯了。
顾密话音未落,李承邺直接抢过托盘中的毒酒,全部灌了下去,喝完命丧。
顾密又一个小黄门从暗地出来
小校翊王殿下,接旨!
顾密我随即拜倒,尖细的声音响起
小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翊王李承鄞诛灭反贼,计定西境,劳苦功高,特封其为太子,即日进入东宫,钦此!
顾密儿臣谢过父皇!
顾密太子之位get√
顾密本书交流群已开,QQ:114675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