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看着有些大或者说有些繁琐,实际上并不然。
有一次漫步江畔,当时有蒙蒙细雨,让人心更平静。走时转头,有一个女士正用弹弓打鸟,年龄也就四十岁左右,看是打鸟,实际上是惊鸟,但她却依旧报以要取胜的心态,似乎是不打下来一只不罢休,看到此时,心中真的很难受并厌烦。
在东北,尤其是已入秋,数麻雀最常见,那个女人她为什么要打麻雀,是要打下来卖钱?卖两三块钱一只,还是要打下来满足自己的“食欲”?一只小小麻雀,连她吃一口都不够。而却残害了一个个属于大自然的生命。可能她连吃都不吃,只是“满足”一下她的那种“欲望”罢了。
说到打下鸟来卖钱,虽然不知道那个女人是不是这样,但有很多人却是这样,人在利益面前似乎不顾一切。在花鸟鱼虫市场,一进大门口,就有一个个里面装满麻雀的笼子。这些麻雀将会以几元的“高价”,卖给有爱心人来放生。这些有爱心的人放生过后,那些卖鸟的人还会去放生的地方捕麻雀,有不少麻雀,又回到了几日前熟悉的囚笼。反反复复。
老爸老妈是在2000年结婚的。老妈以前说过:“自己结婚那年可以买一件甚至两件几万元的貂(皮草),那个时代的几万元是比现在更有价值的,自己没有买是因为都是动物一件一件皮组成做的,太残忍了…”这么多年,老妈的确没买过一件皮草,身边的家人也没有穿这样的东西,甚至是做的帽子围脖什么的。
记得我刚刚有微信那几年,差不多13或者14年吧。那个时候微信里面经常在传一个链接,内容就是视频探查皮草的制作,我没有看过,因为这样的视频小时候很害怕,胆小有些时候未必坏事。我问老妈她看没看过,她说看了,说里面太残忍,皮草都是活扒动物的皮毛的,才能保证衣服毛色的鲜亮,她不让我看,说是太残忍了。
之后和小学的一个同学不经意间说到这个事情时,他也说太残忍了,他和他姐姐一起看的,姐姐都看哭了,然后说以后绝不会买皮草…
这个链接身边很多人看过,大家都有一定的反思。但很多时候在虚荣和名利面前,这些总是把我们引向错误一面的绳索。
在我们这里,每到冬天置办年货的市场里,经常会看到一个破推车上面,码着一排一排的一种叫不上名的动物,那些动物全都瞪着眼睛,身体扒光了皮毛,身体几乎都僵硬得冻成了一个形状,之后父亲朋友说那个就是皮草扒完皮后的动物,他说它们已经失去了价值,它们身上最大的价值就是他们的皮毛。偶尔也能在那种车上看到狐狸的身影,裸露着自己的肉体,蜷缩地就能从头部认出,有的闭着眼睛,有的却一直盯着这个无情的世界……
之后我了解到羽绒服的制作也是很残忍的,有的说是用机器来褪下鸭子的那层绒毛,而之后知道,大多数的羽绒服工厂里面,羽绒都是活拔鸭子的毛的,据说都是血淋淋的…
自从自己有一点独立的“小金库”以后,自己再买过冬的外套,都会选择棉衣,也不会再买羽绒服了,这个要一直不变。
人类对动物的残忍,不仅仅是我们平常遇见的。母亲以前和我说过,好多年以前她和朋友去吃叫“一鱼多吃”,在上最后一道菜的时候,是一条已经几乎就剩鱼头和骨头的鱼了,身上微微有一点鱼肉,而且身上已经做成了一道菜,但鱼依然还有知觉,鱼嘴还能动…她说这是她看到得最残忍的一道菜了,她没敢吃…
我在微信传的一个小视频里面,也看到过这样的,真的很残忍,有些时候没有必要的残害动物,真得很叫人难受。
像前几年玉林的狗肉节,还有什么录各种残害动物的视频等等…这些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甚至都是某一时段的热搜话题,但我们真得很应该反思,动物真的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它们为我们提供足矣供应我们日常需要的吃食。而我们是动物的朋友,我们却始终不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和“野心”。
爱心和善良是人天生的品质,经受了世界的黑云迷雾,才会遮盖了我们内心中的那些美好品质,让我们共同拥抱阳光,消除黑云迷雾,减少对生命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