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相思花语,浅浅情深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白夭夭  天乩之白蛇传说     

第二百四十二章 因果转世

相思花语,浅浅情深

  夭夭至今心里都还有疑问

白夭夭(白蔷仙子)“相公,我记得我在西湖自尽,可是醒来后却是在九奚山的丹药房,后来我才发现,我回到了一千年前,也就是你生祭锁妖塔之前,这到底为什么?”

  紫宣缓缓解释道

紫宣(紫微帝君)“因果转世轮盘”

  所有人都看向他,紫宣接着说道

紫宣(紫微帝君)“先花神本该泯灭,却违背天道活了下来,而小白在西湖自尽之后,元神也入了因果转世轮盘,这才扭转了时光,小白和先花神同是入过因果转世轮盘之人,冥冥之中便有了牵扯,因此小白以身祭塔以后,元神没有散去,而是投生到了花界,这才成就了与花神梓芬的一世母女缘分。所以小白的出现,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命数,也解了六界即将面临的劫数,这便是玄灵斗姆元君没有阻止水神洛霖的原因。只有花神梓芬活了下来,小白才可以活下来……”

  如此一切便都明了了,锦觅摸了摸夭夭的小脸

锦觅“你果然是我们的福星,蔷儿,是你救了我们所有人”

  夭夭握住了锦觅的手

白夭夭(白蔷仙子)“姐姐,我们本该是不想干的人,你们又何尝不是我的恩人呢,是娘亲给了我生命,花界抚养我长大,幸好有你陪在我身边,否则,没有紫宣的日子,我如何熬的下去”

  凌楚坦言道

凌楚(真武大帝)“小白,锦觅说的对,你还真是我们所有人的恩人,如果不是你的重生,我恐怕就再也见不到小青了,我真没想到,那一世的我,竟然这么笨,还笨到去出家……”

  小青嗔了他一眼

小青“你就是笨,一点都不了解我,还自以为是地替我做决定,今生要不是小白,你还是去当和尚吧,别来祸害我”

  凌楚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凌楚(真武大帝)“好好好,是我错了,以后你叫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小青绷不住笑了

小青“好啊,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其实这么久以来,凌楚对小青从来都是百依百顺的,比起前世的爱而不得,今生的他们已经很幸福了。

  紫宣知晓一切以后,除了心疼还是心疼

紫宣(紫微帝君)“一个千年,你都已经受尽了苦楚,那么在花界的那四千年里,你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

  锦觅就有话说了

锦觅“帝君,你真应该看看,这丫头在花界的四千年里,可谓是受尽了相思之苦啊”

  夭夭不好意思地抓着紫宣的衣袖

白夭夭(白蔷仙子)“相公,别听觅儿的,别看了,不过是女儿家的痴情怨念,我……”

  夭夭的脸都红了,闺阁女儿思慕男子,这说出来多羞人啊,因为思念紫宣,她可干了不少……嗯,“好事”……

  紫宣温柔地握住她的手

紫宣(紫微帝君)“娘子,你我夫妻,你的一切我都要知道,你为我吃了那么多苦,往后,我会全部给你补回来”

  小青打趣夭夭

小青“好啊好啊,我也想知道,小白是怎么长大的,又是如何思念你的相公的”

  夭夭羞得把脸埋进紫宣怀里,所幸当起了鸵鸟。

  锦觅笑而不语,小时候的蔷儿可招人心疼了,他们所有人都围着她转,为了哄她开心,倒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幻心镜画面一转,变成了花界的水境,因为是夭夭的记忆,所以就连她的心声都可以听到。

  在花界的四千年里,夭夭虽然一直沉浸在对紫宣的思念之中,郁郁寡欢,但是因为锦觅的活泼,芳主们和老胡等人的爱护,她也不至于太过伤心,为了不让爱她的亲人们担心,夭夭想紫宣的时候,通常都是自己一个人偷偷躲起来哭。

  锦觅没心没肺,鬼主意多,经常带着水境里的小精灵们一起捣蛋,有时候连乖巧听话的夭夭都会被带跑偏。

  锦觅和夭夭一千岁的时候,相当于人间孩童四岁的样子,粉雕玉琢,精致可爱,夭夭的心智是成熟的,可是偏偏碰上锦觅这个淘气鬼,什么都不管用了,她仿佛真的是一个孩子一般了。

  锦觅从小就是个假小子,即使花界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个女孩儿,可花界除了老胡再没有别的男子,所以锦觅男装的打扮让水境里的可爱的小女孩儿们都喜欢围着她转。

  这一天锦觅不知道跑到哪里疯玩儿去了,夭夭自己一个人坐在门口发呆,想着与紫宣的过往,时不时看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儿,唉声叹气

白夭夭(白蔷仙子)“又是一千年了,紫宣,你还好吗……”

  没有人回答她,一千年的时光对她来说很是漫长,或许是因为前世化形时,九奚山的环境加上雪樱子加速了她的修为,所以初化人形时的模样就是十六岁的碧玉少女,而今生在花界,同样是疏于修行,却得益于花神一脉的特殊体质,虽能化成人形,但修为不够,自然只能慢慢地成长,如今她就是个四岁孩童的模样。

  夭夭想紫宣,想着想着就哭了,孩童模样的夭夭哭起来让人很心疼。

  锦觅叹了口气

锦觅“看吧,我不在的时候,蔷儿就会哭,整天念着紫宣”

  小青也觉得心酸

小青“小白那么小,哭着真让人心疼,好像抱抱她”

  

  

  

  

上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前尘·白蛇3 相思花语,浅浅情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千岁